县城(续)

  可是事与愿违,一直打听不到有这个钥匙,陈冉路知道这个不能急,要慢慢来。小兰在麻纺厂找到了事,就这样住了下来,她时不时来工地上,看到那个工人的衣服没有洗便帮着洗,听到那个工人要吃什么便去买,久了大家都对小兰产生敬佩之情来,都羡慕小兰的丈夫。陈冉路当然不会亏待她时常给些小费,你来我往的便熟起来了,熟起来未免就会有些事微妙起来。小兰本来就口无遮拦,见陈冉路诚恳老实,干活卖力百般觉得好,就在人前人后说开来,这些话再添些油醋传到小兰丈夫那里便引起一番风波来。这天小兰晚上下班到工地来,看到都没有下班便进入这些男人的宿舍,看到陈冉路的衣服放在桶里没有洗,便拿起来去洗,刚走出房门看到大家回来,工友们便喊着:嫂子来了。其中一个没有心计地说:“你看又帮我们洗衣服,都快成为大家的女人了。”小兰笑着说:“放你妈的狗屁,对你好就尾巴翘上天了呀!”可是小兰丈夫很不受用,走过来一把把桶夺过去往地上一扔,说道:“你是要把我的丑出到天上去才甘休,你个没得娘教养的婆娘。”说的小兰火冒三丈,急红了眼说:“你还骂我,我对你算是多好,天都知道,我没娘养,我看你是狗养的,没人性。”说着便大哭起来,小兰丈夫便伸出拳头要打小兰,被大家拦住,这个时候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劝劝罢了,正巧陈冉路也回来了,听到哭哭闹闹的赶紧赶到跟前,问小兰怎么回事,小兰便站起来说:“这个畜生不要我了,冉路我跟你,跟你比他强一百倍。”说完这句话大家一下子懵了,这个情景像是先在火焰山烧的大家无处可逃,突然掉到冰窖里面又动弹不得。小兰丈夫望着陈冉路,陈冉路一脸迷茫地望着小兰,而小兰也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小兰丈夫立刻闯过来,抓住陈冉路就是几个拳头,大家拦都拦不住,说道:“你个家里死绝的,勾引我老婆,那是我老婆,亏我对你这样!”边说边打陈冉路,陈冉路没有还手,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兰突然喊了一声:“给我住手!”便跑了出去,身边的工友赶紧劝她丈夫去找她,小兰丈夫只是躲进自己房内。陈冉路被大家扶起来,大家问他伤的怎么样,他笑着说没事,然后问是怎么回事,老李赶忙把他拉到一边说:“冉路呀,你说你也是,好好一个小伙子,能吃苦有能力,哪里没有好姑娘是不是?”这个时候陈冉路算是明白了。老李说:“这小兰是看上你了,可是她是有老公的人,哎,你说你平时也不避违,即使你没有意也不能这样啊。”陈冉路蹲下来,拿出烟来点上一支,火星忽明忽暗,然后笑着说:“这简单,我向他们道个歉就好了。”其中一个工友说:“哪有这样简单,又不是在街角撞到一个人说一声对不起就好了。这个日长天久的道个歉有什么用。”陈冉路站起来若似明白地说:“我知道了,大家累了都去睡吧。”老李看到这样说:大家散了,今天的事不能说出去,谁说出去就给我滚蛋。说着大家都散了。

  杨莉华听到这里,看到陈兰流下眼泪来,是我害了他让他离开了工地。杨莉华想了想说:“都是年轻时一时性起的事,何况你们也没发生什么不是,我想他最终离开也不是全因为这事,寻找那个小匣子的钥匙也是他离开的缘由呢。”陈兰的车要出发了便站起来说:“那我走了,要找他也许是不可能的了。我劝你别浪费时间。他是个无家的人,天下那样大,走到哪都有可能。”陈兰便带着两个孙子走了。

  杨莉华依然发着呆,她在想后来他是怎么走的呢,心里暗暗地有了计划:“我先回北京呆一段时间吧,走了那样久家里都要说自己了,等再出来就去找那个叫大梁的人,他肯定知道陈冉路是怎么走的。杨莉华经省城乘坐飞机返回北京。回到北京顿时感觉要凉爽一些,杨莉华住惯了这里,她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大都市里玩玩了,这里什么都方便,购物娱乐什么都有。

  杨莉华返回家,正是傍晚陈理泰还没有回来,她便独自到卧室睡觉去了,这一睡就到了晚上。醒来时没有看到陈理泰,杨莉华便起来到客厅看看,结果发现书房的灯是亮的,便偷偷进去趁陈理泰没发现用手蒙住了他的眼睛,这倒把陈理泰吓了一跳,杨莉华便哈哈地笑起来。陈理泰立刻起来说:“还没吃吧,我去把饭菜都热热,你看你回来也不打个电话,我打电话你吧也没人接。”说着便起身去做饭,杨莉华自个到客厅坐着等。等吃饭的时候杨莉华一股脑把她见到听到的讲了一大通,陈理泰很认真地听着。杨莉华说:“怎么讲呢,反正你是不懂的,那个地方有多美,那个故事有多曲折。”说到这里,陈理泰笑了一下,说:“可不是嘛,要不然您这北京住惯了的能在一个小小村庄待那样久。我想呀,陈冉路的故事倒是一般,你在这段时间的故事看样子更精彩些。”说的杨莉华哈哈地笑起来,陈理泰对于妻子爱好旅行是支持的,他自己没有那个勇气,说走就走这不是他的风格,但是并不阻拦杨莉华的个人爱好,因此两人感情很稳定。陈理泰笑着说:“那现在是呆在北京一段时间吧。你以前的公司经理给我打电话问你还愿不愿意去上班?”杨莉华用认真的眼神看着他说:“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当然说等你自己回来再和他说。”“不用,你就直接回绝就好了,今儿我是把这些个公司都辞了。”“您的口气倒不小,对了,如果想上班就去你爸爸那吧,上次他老人家说让你去帮帮。”“哦。”杨莉华接着又讲起感慨来,一连几天家里都是关于陈冉路的故事的事。

  在家呆一段时间以后,杨莉华去她爸爸那里上班,可是她的心思还是在陈冉路的故事上面所以做起事情来也就没那样专一,杨莉华的爸爸看出女儿的心事,在周末邀杨莉华到长城去玩,杨莉华自然高兴就答应了。到了周末父女俩开着车去长城玩,一路上两人都没有多少话,到了长城父亲便打开话匣子。

  “你和理泰结婚也有三四年了吧?”

  “干嘛问这个?您老还关心人家的婚姻生活呀!”

  “我女儿的婚姻当然要关心下,说说看什么时候让我抱一个外孙?”

  “爸爸。。。”杨莉华用手捂着脸说,“您看您,这是我和老太之间的事不关您的事不是。”

  父亲严肃地说:“该收收心,把心思放在事业和家庭上,一天到晚这里跑那里赶的,哪有一个女孩儿的样子。”

  “您今天是来教训您女儿的吧。早知道我就在家好好呆着,做一个安静的家庭主妇好了。”

  “你要是能那样想就好了。”父亲笑着说,“给个时间吧!”

  杨莉华望着远处的山峦,长城外的山沿着东方慢慢铺开,几只鸟儿在天空盘桓着等待什么似得,也许是岁月的痕迹太明显,让人有种往事越千年,沉浮人生值多少的感慨。她回头望着父亲说:“就这一次,我以后就好好经营人生好了。”

  没过几天,杨莉华又要离开北京,她在离开北京前特地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晚上陈理泰回来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便笑着说:“这是什么节日,准备这样一桌,也怪你忙的,咱们出去吃不就得了嘛。”杨莉华笑着说:“你呀,就好好吃,看看我的手艺有没有长进。”陈理泰坐下来认真的品尝着每一道菜,然后赞不绝口。杨莉华笑着说:“老太,我挺对不住你的,结婚三年,我到处跑都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责任。真是难为你了。”陈理泰放下筷子,用手帕擦了擦嘴,然后仰着头说:“啊,杨同志今天是话里有话呀,本人从一开始就说过咱们是革命爱情,什么风雨都可以抵抗,什么事情都可以宽容。”他用很真诚的眼神看着杨莉华说:“没事,你做你想做的,这很好,人就是因为太多的羁绊了所以不容易洒脱。”杨莉华点了一下头。

  这天晚上杨莉华在日记本里写道:

  我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但是这样的性格也未必好,而生活却处处让我享受舒坦的空气,舒坦的风景,让我遇到幸福的人和事。我决心就这一次长时间地在外面旅行,因为我真的很想知道陈冉路的人生旅程,虽然我也许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结果。

  明天我又要出发,这一次应该可以揭晓很多东西。关于那个年代。

  2005年9月4日

  杨莉华又来到县城,一开始便打听大梁的下落,最后得知他定居到省城去了,便又到省城去找,终于在一个小区里打听到了,当见到面时,大梁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听到杨莉华是来寻找陈冉路,便很热情地招待了她,大梁笑着说:“冉路是我的好朋友,不过你说的小匣子我倒是知道的少,不过他很在乎那个,为了小匣子他可以不要一切的。”说完后,他讲起那些陈年往事来。

  大梁回家结婚后,不久接到信说是陈冉路不想干了,便呆一段时间后回到县城来。当时,小兰夫妻俩还在闹离婚,陈冉路更是因这事不知所措硬是要走,幸好老李他们拦着。大梁回到县城先是去安抚了小兰夫妇,和他们讲了些道理。然后便和陈冉路谈了谈。大梁知道陈冉路无心去喜欢一个已婚的女人,更不用说是自己工友的,大梁知道他心里委屈,可是这件事确实发生了并且发生在他们俩身上。大梁解释说:这是年轻人不懂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让小兰他们回乡下去一段时间再说,要不就让他们去其他工地上。你还留在我身边,你可是我的大将不能走。大梁说说了这些后带着他去饭馆吃了一顿饭,喝了些酒。陈冉路说:“我其实,其实是无意的。”大梁立刻笑着说:“我当然知道,相处这么久我当然知道你的为人。”陈冉路依旧说:“我想我应该离开了,我告诉你,我有一个百宝箱我要去找钥匙,这里我找了很久都没有一个可以开的,我看是只能去其他地方。”大梁听到这些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陈冉路笑着说:“你笑什么,这是真的,不信我回去给你看。”大梁摸着陈冉路的额头,故作认真的样子说:“嗯,有点高烧,我看得回去吃药。”然后说:“这个世界上哪来的百宝箱,我跟你说,这人要想发财就得踏踏实实干,只有这样才有好日子。以前吧,一个人倒和你一样总觉得有什么财路可以捡,现在结婚了就一句话,踏踏实实干,好好养活一家人。我看你也只能等结婚了才能明白。”陈冉路依然坚持己见。

  他决定要走,因为小匣子的钥匙还没有找到,而大海捞针一般哪能找到这个钥匙呢!

  冬天来临,这里飘起大雪,城市没过多久裹着一层白色的大衣,灰色的天空冰冷冷的盖着,在它的下面零星点缀着急匆匆赶路的行人。这个冬天特别冷,陈冉路想走的意愿被打消了,只能静静等待春天的来临。大梁的妻子李桃花现在原来的厂子做了一段时间,后来怀孕便返回乡下。大梁没事的时候就带着陈冉路到处玩,这样一来陈冉路也就暂不把那些事放在心上。

  转眼间就是过年了,大梁把工资发放下去后,便要把陈冉路接到家里过年,陈冉路怎么也没答应,大梁无奈只得给他安排了一个住的地方,给了额外一些钱。陈冉路一个人度过一个人的第一个年,他听着家家户户放鞭炮的声音,热闹的气氛让他更觉得孤单。他也想起了很多事,和陈丽丽在一起的日子恍惚就在昨天,他想起这些事嘴角微微翘起。突然他唱起来:

  年年相似日,岁岁不同龄。

  我依然隔窗望着远处的陈事,

  飘飘风雨把年华湿润。

  只盼着昨天的欢喜能延续到

  岁月长留,岁月长留。

  梦里的人,醒来是空

  眼前的人,下一个角落便已忘记。

  啊。。。咿呀咯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临,万物开始牟足了劲生长,你看那柳树刚长出点芽尖,地上的小草早已探出嫩绿的角。这样的时节令每一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脚步正走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四季的变化也许还算缓慢的相比起这城市发展的步伐。

  陈冉路等大梁回来后便要求要走,大梁本以为这个冬天让他定下心来了,没想到现在想走的意愿比以前还强烈。这天,工地上大家忙着干活,大梁看到陈冉路没有来,便问老李他们,老李说:“赶早还看他起来的,居然没有来。”刚说完,就看到陈冉路用扁担挑着两个蛇皮袋,往他们这来。大梁和工友都下来,陈冉路边走边说:“大梁,我走了,我得去找钥匙,等我找到钥匙,发财了就回来看你们,到那时你们跟着我一起发财吧。”大梁无奈又急切地说:“兄弟,现在城里搞建设,一天一个样,有的是事情咱们做,你这样就走了你会后悔的,跟着我十年内保证你能干出点事来,在城里买房娶老婆都是没问题的。”大梁跟着他一边走一边说,道理讲了一箩筐,但是陈冉路还是固执地要离开。没有办法,大梁说:“那就今天都别干了,我请大伙吃饭也算是为冉路送行。”大伙都同意了,但是陈冉路连连说不用,人已迈步走出几多远。就这样陈冉路离开了县城,走向远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