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父母去宏阳家

  第二天,父母亲在丽文的护送下,来到了宏阳的家,宏阳开出租车喜欢做长夜班,昨晚睡得迟,刚刚才起床。阿英在服装商店上班,今天是中班,所以也在家,丽文寒暄了几句就去上班了。

  宏阳递烟给父亲,父亲摆摆手,宏阳就自己点了一支,阿英给父母泡了茶。

  父亲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二千元钱递给宏阳:“少了一点,只能意思一下,给玲玲买点需要的吧。”

  宏阳推辞不要,母亲说:“不要客气了,拿着吧。”

  “那先放在我这里,以后还你。”宏阳边说边收下了钱。

  鲁家的父母亲都是普通工人,他们的孩子个个聪明。聪明的孩子学好难,学坏快。“孟母三迁”的教子故事家喻户晓,但这是在古代。

  拆迁前的老家隔壁有一男孩,是江厦地区有名的“坏坯子”,叫阿定。经常聚众打群架、赌博、甚至偷窃,常年在派出所挂名。宏阳比阿定小二岁,常跟在他们后面学坏,也学会了吸烟、汹酒、赌博、打群架。只要附近有打群架的,宏阳必在内,别看他人虽小但打起架来特别地勇,手持一根洋油棍,不要命地打,所以宏阳打架是出了名的。

  阿英的哥哥和宏阳是同一单位的同事,宏阳常去阿英家和她哥哥一起喝茶饮酒,巧的是阿英真名叫鲁宏英,和宏阳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宏阳看上了阿英,托哥哥介绍,就和阿英好上了。

  结婚后有了家,宏阳改了不少坏脾气。现在人也慢慢地老了,没有人再听他或怕他的了,他自己嘲笑自已:以前的勇气和棱角全都磨光了。

  但在母亲家里,宏阳仍是鲁家的长子长孙,父母亲对他一直是很迁就和器重的。所以当父亲一听说大儿子家庭经济困难,就马上来看他们了。丽文不要蟹钱,建议父亲把钱送给宏阳,她是用了心计的。

  当年父母亲离婚后,父亲娶了第二任老婆,到老家来住。常遭家人的捣乱,后来实在住不下去了,父亲就和别人换房,有个姓李的工人师傅看中老家离自己的单位近一点,就同意和父亲换房。但母亲和两个儿子就是不让老李住进来,母亲在老李前说了不少闲话,老李反悔了,就不换了。最后,父亲只得和继母一起住到厂里去了。父亲在老家的房间也就这样空着,一直到宏波要结婚了,他们撬开了门锁,宏波就装修一下当婚房了。父亲要和家里人打官司,母亲就叫宏阳出面,和父亲谈判,父亲见是大儿子来谈,有点迁就了宏阳,就以六百元钱把房子买给了大儿子宏阳,父亲立了字条:同意把房子卖给鲁宏阳。

  在老家拆迁时,宏阳要比宏波少一万元,所以阿英跳不下了,这房子是父亲卖给我们的,你宏波有什么理由比我们多拿,但是宏阳是硬汉子,他硬压下了阿英的愤怒。今天宏阳看到父亲给他送钱来了,也是“硬充好汉”的脾气,不想拿。但家里的确需要钱,所以也只得先拿着再说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