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灵回归 33、沉浮

  33、沉浮

  “不知哪一天

  习惯了四季的冷暖

  不再苛刻

  满目尘灰与哭泣

  冥冥中走过的路

  身后是孤独的影子

  面前又是刺足的荆棘

  但无论如何

  启明星未亮之前

  我还是愿意多赶一程……”

  

  生活中,人们的追逐,是为名利权势地位等,追逐的游戏规则五花八门;然而,还有一种追逐,就是自我生命的追逐,其本质就是对流逝的时间和榨匾的空间,追逐和捕捉一种憧憬未来的梦想……道路,踩在脚下,命运,攥在手里。

  原来,要面临现实生活中新的追逐,世态的炎凉,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生疏,还有向来就让人难以揣摸的多重人格!面临职业的新的选择,生活不断地起伏,薛琦该怎么处置和面对呢?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几天来,这些问题困扰得她有点精神恍惚神情不爽;也许,多年来的南北闯荡产生的迷惑,内心留下的层层阴影,老让她感到透不过气来。弄懂了一些人情事故吗?没有!她却反倒陷入了一次次的困惑、迷失中……她的心情,恰似翔舞的雪花;但泪水怎能挽留住流逝的彩云红霞呢?命运中遭遇的激情,又能向谁诉说,谁又能愿意倾听呢?……也许,唯有自我抗挣和自我拯救了。

  此时的薛琦,深感情殇。生活美丽的光环,包裹她脆弱的心灵……无情的斧子只图一时的痛快而砍向日子,然而,她自己却难以缝补自己的心头的伤口;钻心的风,撩情的雨……命运的多舛,曲折中探求。生活中易逝的落红,仿佛是太阳抛给大地的最后的告别的一个飞吻……不过,她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凭吊自己不幸的命运了!也许,她饱经过多年以来生活的磨砺;终于,薛琦读懂了自己生活、婚姻及命运——电闪雷鸣,擦亮生命的幽谷;藏起眼泪,心灵歌唱,如鹰盘旋,鸟瞰旷野……

  然而,自我抗挣就需将底蕴的信心呈现出来;不论薛琦自己面临的崭新而陌生的环境,有多少次生命的沉浮;但她也只能一切从头开始,自我拯救,尤其是自己的情感问题,从失落中升腾,从绝望中点燃……不畏酷烈的现实,翻越生活的一坡又一坡!迎接风雨,憧憬朝霞。

  1991年春天,由杜建成创办起来的江城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小有名气,于是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律师协会年会将在江城举行,由江城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大会的东道主。身为大会执行主席的杜建成,向所里每个成员布置了一项紧急而艰巨的任务,他要求他们去请求各大、中、小型企业“输血”——实则是为大会赞助捐款。这是一顶极其艰苦的任务,因为谁愿意把自己腰包里的钱掏出来给别人作铺垫呢?

  薛琦也“奉命”回家,在涪峡找赞助单位。经哥哥薛山介绍,薛琦来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薛琦见到了该厂厂长。薛琦煞有介事地向那胖厂长讲述了这次会议的深远意义,并透露出某市长等要害人物也要参加,这样对捐款单位的产品推广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胖厂长听得有些不耐烦起来,他叫嚷道:“你绕了半天圈子,无非是要我们厂捐五千元钱嘛,若厂里经济好些,到时候我们把钱给你们会务处寄去就是了,现在我还忙得很。”

  这次会议捐助的最低限额是五千元。遭到胡厂长的逐客令,薛琦只得知趣地告辞了。她一路上心灰意冷,感到律师有时真像“高级乞丐”一般可怜!也许,在物欲横流的特定的现实生活中,那么“乞丐”身上还得养活一群虱子呢!”

  当薛琦与主任杜建成一起去企业“抽血”,那情景就不同了。杜建成,中等个头,外表并不出众,然而只要与他相交,哪怕仅仅只是几分钟的谈话,他就会给人有一种反应机敏、说话幽默风趣的感觉,他还很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切重事物的要害;无论何事,他会做出简单却有力的和清晰而带有鼓动的回答。

  前段时间,杜建成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滇城某烟酒厂起死回生方面的报道,他便立刻地按报上的地址给该厂总经理钱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卓有见解的信。前两天,钱先生打来电话,答应可以联系,杜建成立刻带上马亚新和薛琦乘车来到滇城。

  钱经理亲自会见了他们。杜建成不愧是位出色的“外交家”,他相当具有交际手腕,特别擅长如何把握与对方交涉的决窍,他仿佛像一只织网捕螳的蜘蛛,随意横牵纵扯;杜建成在与他人相处时,他往往表现得如鱼得水,不论彼此间的这种真挚的情感成份有多少,他总是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甚至让对方有种与他有一种相见太晚的感觉。

  杜建成找到钱经理感兴趣的话题。从他俩的谈话中得知,钱经理不但是位新时代的“改革家”,而且他还是位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他有过摄影作品在一些小报小刊上刊发过;于是,杜建成就抓住钱经理的一幅普通的山水照片大肆加以赞赏,这下倒好,他把钱经理吹嘘得不知自己是身在云里还是雾里;他还跟他谈有关旅游、风景、美学等话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不到半小时,他们就称兄道弟起来了。钱经理很欣赏杜建成的商人的头脑,杜建成更是处处投其所好,然后他又意味深长地称赞到该厂生产的烟和酒来,似乎对该厂的烟酒自己也特别“情有独钟”;他还牛皮十足地为钱经理勾画了一张该厂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一切,好让坐在他俩身旁的薛琦深感惊讶!她心里想,怎么商场上就不讲一点诚信呢?唉,真让自己对他们的“游戏规则”看不清、摸不透。

  杜建成在虚虚实实间,紧扣要赞助的主题,投其钱经理的所好,瞅准其性格中虚荣、冲动等弱点,抓住时机,死缠硬磨,添油加醋,天花乱坠;简直把钱经理吹得像神仙一般云里雾中浮游……

  其实,杜建成既不抽烟也不太爱喝酒,哪怕是该厂生产的烟酒包装方面他都连其影子都未曾看到过,更不用说自己如何慢慢地斟酌该厂的酒、细细品味该厂的烟了。

  然而,现实中的有些事情,就显得令人琢磨不透,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就拿薛琦和他赴企业去拉会议赞助一事来说,薛琦认为,该以坦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平心静气地跟厂家协商而达成共识,然而又只能四处碰壁,而杜建成的避重就轻和天花乱坠的法子,到产生了令人出乎意料的效果,就像他对钱经理的策略和战术一样……真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心生余悸。

  他俩经过一段时间对彼此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大侃特侃之后,他俩便称兄道弟起来,杜建成的恭维和拍马好像让钱经理吃了一剂“大补的药”;因此,钱经理拍着胸脯,当即拍板,他愿为他们的会议捐助几万元。在返回的途中,薛琦笑道:“我们律师所的人像‘高级骗子’一样,杜主任你说对不对?”

  杜建成似笑非笑道:“你懂什么?今后你学的东西还多得很。”

  马亚新也对薛琦道:“你现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吧!”

  杜建成说道:“哪里,她现在连小巫都称不上。薛琦,你现在到律师所来工作了,你别以为你就已是什么律师了,告诉你,你现在才刚刚踏上这条路,是沉是浮,全靠你自己以后的悟性和造化了。”

  薛琦刚进江城律师事务所,她就深感到自己太嫩了。而且自己连律师资格证都没有拿到手;她在所里,什么话都得听,什么委屈都得忍,什么事都得做。除了她要应付所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之外,更令她头痛的是要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不管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为此,她也明了——自己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杜建成等人从滇城回来不久,薛琦也就从深圳回来了。她带了些石英钟表跟着姐姐来到杜建成家中。当薛琦把那些钟表给杜建成看时,杜当既看中了几种精致上巧的石英钟,并决定把石英钟作为这次会议的纪念礼品。

  他妻子提醒道:“送礼品人们最忌讳送钟,因为‘送钟’与‘送终’是谐音。”

  杜建成不屑一顾笑道:“我从不相信邪说。不过,薛琦,你得保证厂家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让对方的厂家按时地生产出五百只这类石英钟来。这样吧!明天,我把这两只钟带到所里,再招集几个领导商议一下,两天之内,我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

  从杜建成家出来,姐姐薛梅问道:“你觉得杜主任这个人怎么样?”

  薛琦回答道:“自信、热情、健谈、圆滑,除此之外,他也没有什么特别更深的印象,因为我们只是相识而已,而且前段时间,我也只算是个临时工而已嘛!我从来没有与他亲蜜地接触过;你呢?”

  薛梅兴奋地叙说起来:“我对他是心服口服,他这人领导能力很强,遇事能很快融会贯通,且能巧妙地克服人生的各种困难,他很讲义气,重人情。不过我和他夫人相处得很好,但他夫人好象不喜欢你,也许她认为你对杜主任有点那种意思。”

  薛琦差点没叫出声来,不过,从姐姐那急切渴望答复的眼神中,薛琦立刻明白了什么,为了消除误会,薛琦解释道:“对于他帮的忙,我是很感激的,我还特地给他夫人送了礼品,也就是怕他夫人有什么其它想法。我们之间已经扯平了,为什么还要扯得更远呢?”

  薛梅象吃了一颗定心丸,她欣慰地笑了笑,接着又问道:“你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与他们联系上的?杜主任曾三番五次地问过我,我也无法解释。”

  薛琦不禁哑然失笑道:“我曾听别人说,律师事务所与公证处及公安部门都有联系,当时我需要办理一项公证,而几次到公证处去都毫无着落。一次,我就顺路径直到了江城律师事务所,在大门口,我看见挂了张木牌,上面写了他们主任的名字。我思忖片刻,就用了急将法‘点中’了杜主任,于是我就上楼打听,主任办公室的几个中年人很热情地告诉我杜主任已外出,并给了我他家的地址及电话号码。出来后,我就打电话告诉他夫人,说我晚上有事拜访他们,事情就这么简单。”

  薛梅说道:“算你当时选对了人,那时正主任也只不过挂了个虚名,而所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杜主任在安排,没过多久,正主任就退休了,杜主任就正式全面主持所里全面的工作。他这人,对待朋友,则尽心尽力,这次你推销钟表,看得出他也是真心实意想帮助你的。”

  告辞了薛梅,薛琦又乘车到了出版社。不料,曹政祥出差去了,接待薛琦的是编辑部的主任老徐。他们签完合同书,老徐很快就把话题转向别处了。现在老徐对书及其它学术方面的事情都不太感兴趣,他唯独“钟情”挣钱、做生意,尤其感兴趣的是有关电脑方面的生意,当然这也是薛琦热衷的话题。

  薛琦从编辑部主任老徐的谈话中得知,现在的出版行业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因为市场的激烈竞争,好些精心编著的学术方面的书籍,没有那些低级、淫秽的庸俗的“东西”好卖,混乱的出版市场,特别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书商,惯盗用书号而盗印翻印,逃税漏税,混水摸鱼;加之,终日忙碌于赚钱的人们,一夜间,也变得浮躁不安,没有多少时间和心思去看书学习了。“唉,国民的素质正在滑坡哟?”而他自己的想法或者说目标,就是先将“正高职称熬到头,弄套三室一厅的住房,买部性能好、价格实惠些的电脑,才考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点文学作品……”

  老徐又很坚锐地说道:“现在出版社效益不好,市场疲软,惟有做生意才有出路。他仿佛对钻研学问,著书立传不屑一顾,他认为首先应先挣到一笔钱,其它一切都可以慢慢再来?现在,什么都倒挂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作家还不如宰猪杀羊的屠夫收入高呀!……”

  

评论
  • 好作品!


    黎眀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谢谢!尽量写好!


  • 好浪漫!


    黎眀 作者

    回复 @Nigina: 谢谢!愿喜欢!


  • 黎眀 作者

    该小说唯美浪漫,小说富有灵性。黎明的作品将现实剥离,自然存在与心灵倾诉,将痛苦、爱情和命运层层揭开,作家放进了“全部的心、全部的温情、全部的信仰”,渴望着“真与善”、“爱与美”,让生命披上美丽的荣光展翅翔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卜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