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奔波
天刚亮,大约六点左右,薛琦就已收拾好了行李,叫老板娘办了退房手续后,她就匆忙地乘车前往惠州。
在杨光华公司里,杨把薛琦领进他办公室,笑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否办到?”
薛琦问:“什么事?”
原来,杨光华准备给薛琦六千元钱,让薛琦回渝去为他买个农民的身份证,他准备在深圳炒股票。
薛琦心里盘算着,在家乡,通过熟人或亲戚可以用极少的钱弄到一个身份证,这六千元,自己只需花费二千元而已,还包括车费在内,这样,自己还可以余下四千元,于是,薛琦经过一番盘算后,她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杨光华又说:“不过,你先把这份工作与他们谈妥后再回渝。”于是,他马上挂了电话,只听杨说:“喂,夏洋吗?薛琦已到我这里了,你什么时候过来面试一下?”
杨光华挂上电话,转身对薛琦说:“夏经理说中午才能过来,他现在很忙。”
不到两分钟,杨光华又拔通了另一个电话,他又问:“王经理吗?我介绍的那个女孩子已经来了,哦,好,就这样吧!”
看得出来,经过四年闯荡的杨光华,办起事来他处处显得圆滑、老练,他的精明中总留有回旋的余地。几个电话,就让薛琦开了一回眼界。
杨光华对薛琦道:“等会儿,他们一齐过来,王经理是正经理,也可以说就是老板。”
下午两点左右,王磊、夏洋等几个人来了。
当杨光华向王磊介绍薛琦时,他向薛琦伸出了手。看上去,王磊大约四十岁左右,人长得菜黄又消瘦。杨光华向夏洋介绍薛琦时,夏洋仔细地从头到脚打量了薛琦一番。过了一阵子,他才对薛琦的面试表露出一点点满意的痕迹。夏身材有些肥胖,不过他看上去还很年轻,只有二十来岁吧,他鼻粱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杨光华悄声的对薛琦说:“你先出去一下,来了些总公司的人,我们有事要处理一下。”
大约过了一个多钟头,薛琦跟着杨光华走进了会客厅,王磊、夏洋也在坐。
王磊神情显得严肃的样子,阴沉着脸,一本正经地、若有深思地示意夏洋讲话。
夏洋说道:“正经理在位,我当然不能先讲了。”
王磊神情木然,他回应道:“嗨!不用讲什么客套,你先说好啦!”
夏洋果然四面出击地向薛琦提了很多问题,有关薛琦以前的工作履历,对英语的掌握水平和现在的熟练程度等等。最后,夏洋一本正经地对王磊道:“好吧!明天我再带些资料来让小薛试翻译一下。”
夏洋的这句话,害得薛琦坐立不安。然而,薛琦尽量将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她表现出一种泰然处之的神情。随后,他从光华那里得知,夏洋所处的公司是电脑公司,薛琦猜想:也许,明天他一定会带有关电脑方面的资料来让自己翻译的。虽说自己以前从事过科技资料的翻译,但电脑方面的内容又属于另一个领域的了。于是,薛琦只好来到惠州某新华书店,急不可待,她查看起有关电脑方面的英文书籍,她心想,记住些有关这方面的专业词汇以防到时译不出来。
第二天,夏洋在电话里约薛琦到惠州宾馆门前见面。杨光华和薛琦都不知道他的用意如何。薛琦更不知道夏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薛琦问杨光华:“怎么译资料要到惠州宾馆门前去?”
杨光华回答:“我也不知道。你准备一下,就过去吧!”
薛琦猜测一番后,她探问:“杨经理,会不会是他和一些内行的人在一起,让我去试试口语呀?”
杨光华马上附和道:“对!也许是。不过你别慌张,要沉着些。”
当薛琦来到惠州宾馆门前,正当她左顾右盼时,后面传来了夏洋的声音:“小薛!”
薛琦忙回头和夏洋打招呼。夏洋径直引薛琦进了宾馆对面一家酒店。薛琦虽有些心神不定,但她拿出单刀赴会的勇气跟他上了三楼。
当夏洋招呼薛琦在一桌子边坐定后,薛琦才恍然醒悟:原来,夏洋是请自己出来喝早茶的。喝早茶、午茶或晚茶,在广州来说,是很盛行的一种交往时尚,一来可以边喝边吃边谈工作,二来可以借谈工作的名义而趁机联络感情,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石二鸟……
临座的夏洋,面色红润,长着一双光亮快活、随机应变的眼睛,他问了薛琦许多生活方面的情况,一直目不转睛地望着薛琦。
渐渐地,夏洋眼神泛一抹淡淡的忧愁和某种渴求的情焰,他不由自主地靠近薛琦,仿佛他已忘了是在喝茶还是在谈工作,他一把抓住薛琦的手。
夏洋:“薛琦,你真漂亮!我们交个朋友吧!”
突如其来的激情,反倒让薛琦感到茫然和惊慌。短暂的空白后,她终于从懵懵懂懂中回过神来。
薛琦边抽回手边理智地说:“夏经理!别,别这样!我们才刚认识,而且我已结过婚了……”
夏洋:“别紧张,薛琦!刚见面,你的容貌和气质就已征服了我!你真保守,婚姻算得了什么……”
薛琦:“夏经理,情感不是保守不保守这么简单的观念,何况我也没什么征服他人的容貌和气质可言……”
夏洋:“薛琦,你太纯真了!你难道真的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吗?别犯傻了!”
薛琦:“夏经理,也许这算是你的一家之言吧?但我宁可‘犯傻’,也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夏洋:“薛琦,别误会!是你的美丽让我有种抑制不住的激情!可以说,多少年以来,我已经没有找到过这种激情的冲动。”
薛琦:“你所说的激情,就这么容易产生和得到的吗?!”
只见薛琦良久的沉默,她仿佛充耳不闻夏洋的任何话语。不过,感到失态的夏洋,他圆滑地调和了彼此间刚刚才发生过的令彼此都感到有些尴尬的事。
就夏洋这家伙来说,虽说,他属于那种人际关系方面还算混得较熟的人,但他自己却没有什么事业基础。而他此时乐于帮助薛琦——所谓应聘上的技术指点,做些牵线搭桥方面的人情,这主要的缘由——是他被薛琦楚楚动人的容貌所吸引了,他想借薛琦对他的好感时占些小便宜。尤其一个客居异乡,生活漂浮不定,工作充满压力的单身男子,以情感的渲泄而达到生理的满足和所谓的心理平衡。夏洋已是身陷于这样的动机中。然而,经历过这种所谓激情冲动的薛琦,已是一个生活得较为敏感的人了,在当彼此目光接触中就被她有所意会了……
当薛琦感到他的目光定在自己的脸上时,觉得有些不自在,脸有些火辣辣的感觉。
夏洋狡黠地盯着薛琦笑了笑,他说道:“钱是一辈子都挣不完的,我觉得人生还应有别的东西。”从谈话中,薛琦对他的身世有些了解:他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工作四年后,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也就在两年前,他和夫人到惠州闯世界;但因后来夫妻俩感情不合而分道扬镳,现在他已是这家电脑公司的副经理了。
接下来,夏洋这家伙竟然还以老大哥的傲慢的姿态自居。他还以教训薛琦的口吻,大侃特侃,吹嘘他自己初来惠州时的那股无人比拟的闯劲。尤其,他所吃的苦头,反而被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成自己有超人的坚韧性、承受力。他又对薛琦讲了许多有关公司的情况,并有些诡秘地告诫薛琦一些所谓的注意事项,他还显得善意地尽量安排薛琦于当晚再和王经理面谈一次。
晚上,夏洋用自行车把薛琦搭到天霸电脑公司职员宿舍,上楼时,夏洋告诉薛琦说:“底楼是库房,二楼有三间房,住了四位男士,三楼是客厅,还有一间小屋是我住。今后,你就住这间小屋,我搬下去和他们男士们挤在一块住就行了。”
他们来到客厅坐下,夏洋不时向薛琦投来一种异常的目光。凭女性的直觉,薛琦完全读懂了夏洋目光传递出来的她不用破译的“密码”。
随后,王磊来了。王磊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那脸上的表情似乎只知道疾病和苦痛,他好像专心致志地看电视。薛琦几次张口想跟他交谈点什么,他却连头都懒得转过来。
夏洋向薛琦挤眉弄眼,暗示她大声向王经理谈点什么。
这时外面有人在喊开门,王磊下楼去了。
夏洋道:“你大胆向王经理谈谈自己的打算,不要看我,我的态度你应该完全清楚。”
王磊带着另一个小伙子进来了,他们刚坐下,有些着急的薛琦,就向王经理谈起自己对以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在一旁附和的夏洋,处处好让薛琦显露锋芒。他到是显得好象对薛琦的设想一无所知,其实他无所不知,并装出极感兴趣的样子,不时发出一声赞叹。
王磊听着薛琦的谈话,他刚才还有些紧皱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了,看上去,他仿佛对薛琦有几分满意。见此情景,夏洋乘机对王磊道:“王经理,小薛的事就这样搞定了吧?她明天准备回重庆一趟。”王磊终于点了点头。
令薛琦高兴的是:一来工作算有了着落,二来为杨光华所办农民身份证之事不仅能带来一小笔收入,解了自己目前的燃眉之急,而且也算帮了杨光华一个忙,落得一点人情。除此之外,薛琦也惦记起她那部多年精心完成的书稿,心想等到回重庆后,顺便到有关出版社咨询联络一下……
几个月奔波下来,虽说自己遇到诸多的困难,但在薛琦看来,也算是一次又一次拥有了从未有过的磨炼自己毅力的财富,对她以后所闯荡事业的路会有些帮助的。生存的转机,奔忙的身影,抖落眸前的浮尘;此时,生活的路,在薛琦的心头,仿佛撒落碎银子般的月光,缓缓地铺开,渐渐的清澈,声声的脆响;又仿佛升腾起金线般的光芒,温暖而昭示新的希望。那夜,薛琦的心头感觉轻松多了,仿佛从迷失的浮世中找回了自己。她不禁感慨万端,心想,只要自己努力的工作,以后,自己一定会在事业的重建上有新的发展。此时此刻,在薛琦的眸前心头,近两年苦熬中“黑夜的尾羽,会擦亮托出一个光芒透亮的黎明!”臃肿的夏天,仿佛从烦闷的心头消隐……
好作品!
回复 @编辑部: 谢谢!尽量写好!
好浪漫!
回复 @Nigina: 谢谢!愿喜欢!
该小说唯美浪漫,小说富有灵性。黎明的作品将现实剥离,自然存在与心灵倾诉,将痛苦、爱情和命运层层揭开,作家放进了“全部的心、全部的温情、全部的信仰”,渴望着“真与善”、“爱与美”,让生命披上美丽的荣光展翅翔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卜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