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行事风格

  之前总有很多人来问我”老师,咨询最后能否给我点处事经验“,而昨天有个妹妹更是抛出了一个假设性质的事件,然后问我”老师,我不想知道结果,我想知道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做,怎么处理,你会像我一样痛苦吗"。我当时虽然回避了这个问题,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在微博上谈一谈。

  在这个世界上,会发生很多的事件,很难定性。例如:我劈腿了,要和男友分手,但如果分手的话,可能他会伤害到我,或者是涉嫌伤害我的名誉,我不想遭遇这种损失。例如:公司女领导一直给我穿小鞋,抢走了属于我的机会。例如:我被同学欺负孤立,他们侮辱我,但如果反击的话,可能在学校里会更难过。甚至有更大的问题,例如舅舅挖走家族公司客户,拿走家族公司股权,又是家人,该如何处理。有人打了官司还不还钱,名下资产全转移去国外,我该如何去把钱要回来。等等。

  我们寻求命理探索答案的原因是,如果我这样反击了,会不会还被欺负?如果我和女领导对掐,她会对我更好还是更坏。如果我和男友摊牌,他是会放我一马,还是要整我?很多类似的问题。

  很多鸡汤文里以及教处世哲学的文章里,一般都是传统主旋律,要隐忍,要承担,要有大局观,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破坏了以后的生活。而反鸡汤文里又说,做人不能被欺负,要凶狠,要反击回去,如果同学孤立你,你要树立出态度给他们看。如果领导给你穿小鞋,你要找更大的领导给他穿小鞋。总之,要捍卫自己的利益,绝对不能让别人欺负了。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原因在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处理事情的态度也不同。一些记者拿了损害人民利益的内幕去声讨大公司,可能会丢掉饭碗。而另一些记者拿了内幕会去找公司换钱,换资源,换高枕无忧。社会上似乎是后一种记者活的更好,而我们更赞扬前一种记者的处事人品与态度。

  所以,基于每个人的性格里的善良与勇敢,懦弱与恶毒,每个人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凶恶的人可能因为凶恶而丢掉自己的性命。而善良的人可能因为一次的勇敢而摆脱了长期的精神苦恼。

  如果有年轻人问我,老师,我该怎么做的时候。我想说的是,你要培养自己的处事哲学和处事态度。书上看来的都不一样,你不能完全按书上来做,因为书上的人成功了,也不是你,失败了,也不是你。就像王阳明和张居正的处事态度截然不同,但你能说,谁更成功谁更失败吗?

  处事和考试是一样的,很多事件都会重复发生。欺骗,侮辱,隐瞒,冤枉,我做多他做少,我拿少他拿多等等。。。你们面对事件肯定有不止一个解决方案,区别在于我该朝左走,还是朝右走,该向前冲,还是向后退。这个时候,如果没法依赖命理做决策的话,我建议,做试验。试试朝前冲会得到什么效果,记录下来。在第二次面对类似的事件的时候,再试试朝后退有什么效果,记录下来。哪种更适合你,更能让你在利益与良心,安宁与焦虑里得到平衡,这是生活的智慧。

  最后,希望大家养成自己成熟的处事风格,与成熟的处事态度。你们要有自己的行事风格,这样才算是长大了。

评论
  • 有人问,“唯一”和“惟一”有什么区别?现在想想:一个唯在口,一个惟在心!


  • 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