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典出《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意指弱胜于强,柔能克刚,更可化输为赢,向死而生。在老子眼中,执着于表面的输赢的人,或许,从一开始就输了。
当前,狼性思维成了众多企业或团体所推崇的文化,甚至在一些学校,也在倡导学生学习“狼” 的精神。不敢说这种思维的对与错,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柔弱”的哲学观,依然有其夺目的光彩。
“柔弱”成就从容人生
在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一直在讲“柔弱”思想,“不争”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这样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的意思是说:不坚持己见,就能能博采众长,明察洞悉;不自以为是,能彰显真知;……唯有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什么能与之相争。
范蠡辅佐勾践,功成名就后携西施远遁江湖;屠羊说,在楚昭王逃离时一直追随,楚昭王复国后,不求任何赏赐;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后,依然讲他的“心学”。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用“不争”的柔弱方式,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欲望所驱动,我们拼抢,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在团队中取得最好的业绩,这无可厚非。然而在不断的追逐争抢中,许多人渐渐迷失自己,一身疲惫,灵魂无处安放,此时,如果放慢脚步,不争,用适当的柔弱,也许更能品味人生从容的滋味。
“柔弱”是最高的智慧
“不争”的思想在《道德经》第八章中也有表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可以这样解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老子的职位是周守藏史,张良自求的封号是“留”,在他们的内心,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备下的位置,后人却不能不承认他们的功业。
浮躁的时代,我们始终不肯示弱,名与利在前面引诱着我们前行,为获得众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排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用狼性思维,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置对方于死地,强硬的展现着自己的肌肉。此时如果说“不争”,反而成了懦弱的表现与无能的标志。
用水一样的平静质朴的心地,去看待世间的纷纷扰扰,用柔弱的方式应对刚强,这不是无能,而是智慧。智慧不是知识,智慧的产生需要宁静的内心和对人生社会的洞察。“柔弱”者因不争,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柔弱”是不张扬的谦卑姿态
《道德经》第七章有同样表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汉文帝刘恒最初的称号只是代王,在边塞做冷板凳,长安来人请他回去做皇帝,此时朝中权力掌握在周勃手中。到长安后,周勃等人在渭桥下跪迎接,他也下跪。收下玉玺后,他没立刻当皇帝,而是在九个月后才即皇帝位。他谦虚低下,深知谦卑的美德。老子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汉文帝正是用这种柔弱的方式,开启了“文景之治”。
张扬个性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错的,不展现自己,也就无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成功的几率可能会降低。我们都在用各自的姿态演绎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然而还有一种生命,他们不求他人知晓,安安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谦卑躲开众人的目光,用不争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现别样的美丽。
柔弱中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张扬,谦卑,是宇宙中不灭的灵光。柔弱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更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忍,是一种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态应对万事万物,水是柔弱的,又是无坚不摧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好文,有思考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好文!
太棒了!值得一读
好
好,喜欢
好,喜欢
好,不错
很棒,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