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魅力,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语言艺术,更重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它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它是不朽的传奇神话。古诗词言简意丰,语句凝练有一定的跳跃性。用有限的字词表达出更丰富的内容,最深刻的内涵。最高深的意境。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美”
我从小就爱读古诗,学习古诗也有些时日了,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交流以下我的陋见,我认为,写好古诗要具备以下三种要素。
首先,要合辙押韵,韵律是古诗词的基本要求。如同,盖房子夯地基一样,没有韵律的诗词就是“空中楼阁”。韵律,可以通过“用功”掌握。所谓“韵”就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律即“平,仄”格式。
其次,要写出意境来。所谓“意境”就是情与景,心与物相交融的文字表达,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便是诗的“意境”,要写出“意境”便需要“用心”。
王昌龄在《诗格》中写道“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很明显,“物境”为客观景象,“情境“即主观感情,”意境“便是客观景象与主观感情的结晶。我认为,"意境”就是诗词的灵魂,没有意境的诗词,就好比“行尸走肉”的人,没有存在的价值。
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幅江南水乡春景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但是,这不是简单的写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古喻今。婉转的讽刺当时的统治者。达到了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例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来是"鸟语花香“的景象。诗人却主观感染客观,造成艺术错觉,达到一种意境。还有,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本来很自然的暮春景象,词人却暗暗表达了青春逝去和精神上的寂寞。也是情境交融达到艺术意境。
其三,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必须是字词独特,思路要新颖。这就需要动脑大胆的联想,构思一般要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 、借代、双关、顶真、对仗、通感、层递等等。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手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一语双关。
古人的诗词固然写的绝,必然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宝典。但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写古诗就要用古诗的韵律、现代语言写现代事物,达到创新的目的。我们现在有很完善的字典,有百度,给我们学习带来巨大的方便。我们有条件、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将古诗词这样神话般的不朽传奇传承下去,并且将它发扬光大,让它炳耀世界诗坛。
契柯夫说过”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诗友们,让我们把古诗词像奥运圣火那样永远传下去吧。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已点好评,喜欢的文字,望互相关注,去看看我的《足音在路上》祝福冬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