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匹马,陪你走天涯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间脉络里,定会想起三毛的《红尘滚滚》——此剧在1990年12月的台湾金马奖颁奖晚会上夺得8项大奖,却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奖,制片人徐枫上台领奖时这样说道:“如果没有最佳编剧,亦不可能有最佳电影。”三毛听后,感动不已,紧紧拥抱着这位难得的知己。这一天,离她自杀只有19天。蓦然红尘中,为爱奔走天涯,为自由飘零四方的她,注定是属于自杀的。三毛的决然离去,带走一个时代的感伤,她的灵魂骑在纸背上,文字就变成了一匹马,带着她的漂泊,走在念兹在兹却又难以描述的红尘大地上。
一、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总有一日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其实三毛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她没有让生活的光辉耗散,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在每一个日升月落的日子,她总能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在点点滴滴的瞬息里,真诚地对待亲人朋友,对待爱人。
推开岁月尘封的木门,那个自小便迷上书籍的孩子在童年就和寻常人不一样。三岁的她就显出了自主的一面,本来名字是“陈懋平”,她嫌太难写了,就自己改为“陈平”。多年以后,陈爸还是无奈地说道:“这个老二,作风独特,并不是讲一般形式的人——她连名字都自己取,你拿她怎么办?”她还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在经历“墨汁涂面”打击之后,说不愿上学就不上学,真的不去。三毛对一切循规蹈矩的事都觉得很累,自己在家看书反而更多,父母最后也只能接受她的选择。缀学之后先后师从顾福生、韩湘宁、彭万樨三位大师学画,从此又踏进艺术的大门,从台北透着暗光的小画室到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艺术课,再到丹纳丽芙岛海滩上的画夹,这个流浪的女子不仅用一支文笔,亦是用一支画笔来书写人生。
二流浪是一曲半默的笙箫
每当我想去流浪,你就宛若站在水中央。
三毛说,流浪是停下往昔为物质,为生存忙乱的脚步,遵循灵魂深处的好奇心行走。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流浪记》对现实中的三毛影响是极大的,就连张老本人也说:“她的性格、脾气,好像谁呢?看她多情、乐观、倔强,好胜倒真像笔下的‘三毛’。”最初的最初,她是因为舒凡出国的,也许是她太喜欢他,太想留住他,却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她一步步为自己办理出国手续,一开始只以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挽留住自己,无奈最后儿戏成了真戏。
之后的岁月里她在异国他乡像一朵飘零的清水浮萍,漫游欧洲,包括巴黎、慕尼黑等地,撒哈拉沙漠是她向往已久的天堂,之后移居过大加那利岛、美国、南美洲,还有中南美之行,直到生命最后落叶归根,依然在大陆的秀美河山里流连忘返。喜欢远行的女子总是清淡宜人的,一身简单的牛仔衣裤、白衬衫,提着行李箱,足迹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双脚、一条路、一个远方,日子如果就这样流水不息,朝朝暮暮,万水千山,岁月再深,也可以无畏无惧,生死相忘。
当流浪的渴望伴随着花开汐落,被磨掉所有的幻想,皱纹爬上额头,晚风吹动白发,在某个泛着沉香的夜色里,你是否会想念当年那一刹那的怯懦所错过的风光?
三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再多的话都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初遇荷西,她还沉浸在失恋的痛苦里,那时的荷西,18岁的似水年华,阳光得让人无法拒绝,对荷西来说,那满身书卷气又带着坚韧的东方女子是怎样的惊艳啊,一见钟情的“情”又可几长久,惊鸿一瞥的“爱”为欢几何?三毛的心关上了门,还加了锁,他进不去,任怎么敲门都无济于事,一段爱情还没开始就走向结束。黄昏的离别总是让人心碎,他忍住所有的怅然,微笑地说:“echo,我还有四年大学,二年兵役,你等我六年,那时你一定不会再说我是小孩子了。”红尘万端缘由,总有些无奈,聚散离别,在回眸的弹指间。三毛本身是一个漂亮而又有气质的女子,她谈了几次恋爱,有的甚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日本绅士为博她一笑倾尽所有,德国男友约根等了她12年,在美国遇到一个堂哥的化学博士,三年来风雨无阻地为她送午饭,回台湾之后遇到一个来华教书的德国人,三毛答应了他的求婚,但天有不测风云,婚前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三毛,再次被爱情逼出了国,用远行来疗伤,回到西班牙,再遇荷西。
这些年,她在外面漂泊享受这世界的甘苦,他在西班牙一天一天守着他的承诺。“六年一过,我要娶你。”...“请不要把我当小孩看!”回响在耳边。原来那个时候,荷西虽然懵懂,但感情上比谁都认真。
三毛:“那时候你为什么不坚持要我,我还是一个好好的人,今天回来,心已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粘起来。”
“粘过的心,还是有缝的。”三毛仍在绝望中。
荷西就把她的手拉向自己的胸口,清清楚楚地对她讲:“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四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荷西和三毛一个向往大海,一个向往沙海,为了她的梦起航扬帆,他结束了自己的梦,他要她知道,沙漠里除了梦,还有他至死不渝的爱,她没想到,那么固执地想要航海的大胡子,会放下他自己的所有跑进她的世界,她自己却在门外徘徊犹豫,这种感动和相依,任谁倾尽天下也不换!与其说三毛为爱情奔赴撒哈拉,不如说荷西倾尽一生只为他笑靥如花。沙漠的黄昏、恋人的温度、异域的风光、新婚的骆驼骨......这些简单的浪漫,人性的流浪谁说不是她今生梦寐以求的?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是不是太幸福的爱情总是会招致上天的妒恨,是不是世事终究拗不过“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宿论,是不是长街短梦梦难入,离情别意意难尽?
他们结婚六年后的一天清晨,荷西在潜水任务中不幸遇难,也是从那时开始。三毛便成了“天涯未亡人”。她的荷西,她的Jone,她的跨越千山万水修来的爱情,都永远沉睡在拉芭玛岛的海底了。她所有的情绪瞬间崩溃:“我说上帝,我用所有的忏悔,向你换回荷西,哪怕手断了,脸丑了,都无所谓,一定要把我的荷西还给我。陪我的西班牙老太太告诉我,她看着我的头发一夜间,一点一点都白了。”
她的一生中,总有些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一直存在着遗憾,所以有时候她会有些退缩。荷西死后的十年,她全是为父母活着,毕竟三毛还是有中国女子的顾虑,有高堂在世等问题要面对。其实早在1956年,在三毛13岁的时候,退学在家精神恍惚,在自卑和恐惧中切腕自杀了,她还没有享受到生命的精彩,所以上天又把她送回来了。她写到:“雨下了这么多日,它没有弄湿过我,是我心底在雨季,我自己弄湿了自己。”
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如果死亡是她看透人生所做的决定,她选择了死亡来终结纠缠了大半生的寂寞。她选择穿越死亡的泥沼去寻找生命的极乐,那么就让她做一回幸福的不死鸟吧,飞越千山万水,飞越滚滚红尘。在远方的远方,某个冥冥之中的灵魂,去见一个可爱的人,为他捎去一块世间仅有的骆驼骨,那份他送她的永远的爱的礼物!
好评,支持你,欢迎回访我的两部作品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迁客骚人,笔尖泼墨,必成大作,文笔很好,作者还很谦虚,挺你,希望你走的更远,已为你点赞,期待更新,会一直关注,也希望你能回访《抽象战争》
文笔细腻,是一部好作品,我已点赞,望支持一下我写的《如果没有遇见你》,一起交流!
好评我,棒棒哒~
嘿嘿 新年快乐
很厉害的女孩子,文笔很细腻,加油咯
很厉害的一个女孩子,文笔很细腻,加油
已好评,望回复,谢谢
无枝已经阅读并点赞,欢迎回访支持我的话剧《这是散步的年代》……
回复 @李良鹃: 《这是散步的年代》,很有诗意的名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