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相亲,可能就想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夫唱妇随这些封建传统的思想。在河北南方一带的农村,一到过年时还很盛行,只不过相对于旧社会来说,现在要“新”多了。一到腊月,十七八的小伙子,就开始热热闹闹的相亲了。他们打扮的干干净净衣冠楚楚的骑着摩托车载着媒婆就穿梭在大街小巷,不顾严寒,也不说路远。到了女孩子家,又是敬烟,又是注意言谈举止,跟女孩子“相”完后,聊聊天,还要留个电话或者QQ,心里才算踏实。就这样一天忙到晚啊,还不算完呢,有时候晚上又和媒婆去村里近点的姑娘家继续相亲。可以说,这比上班都忙都累啊!
赵瑜就是其中的一员,他都已经有三年的相亲历史了,可是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他的目标就是,长得顺眼,心里要美,最好会思考,有追求,是一个独特的女性。事实已经验证了他的条件似乎有点苛刻,那冥冥中的女郎在哪呢?他在苦苦的等待着。
其实他在十七八刚开始相亲时对家乡这种习俗是看不上的,他觉得他生活的家乡是封闭的,落后的,那些姑娘也很土,跟他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可后来他又长大一点又觉得,相亲何尝不是一种邂逅缘分的机会呢?他也就默认了这种决定了他们这一带广大青年(可以说少年)终身幸福的方式。
这一天,赵瑜又骑着摩托车载着媒婆出来相亲了。这方圆十几里,基本都被他相的差不多了,他都有点烦了,腻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妈妈天天在家里对他”河东狮吼“,斥责他要求标准太高,许是想娶玉皇大帝的女儿?他看妈妈的盛气凌人的样子,知道不能硬来,只好苦笑着说自己会降低标准,赶紧找一个的。每次一回家,妈妈就赶紧凑过来问怎么样,人家愿意不?可是这能一次性知道吗?这得聊聊问问人家呀!他自己暗自叹息,为什么妈妈就不能理解理解他呢?
天阴沉沉的,没有风,可是还冷的出奇。赵瑜今天载着两个媒婆已经相了一天,这会儿都快到傍晚,他都想回家了,因为他实在是冻得打哆嗦。
一个瘦的满脸褶子的媒婆跟他说在后浦西村还有一个不错的姑娘,不知他想去否。他皱着眉头问
“怎么样啊,要是还是跟刚才那个似的,咱就别去了 ”
“人家这个姑娘可好呢,不知人家愿意不愿意你呢还“
”这个估计你愿意,她也可挑着呢“另一个微胖的媒婆说。
”好吧,好吧,在看看。”赵瑜无奈的说,在严寒中的骑着摩托车奔驰了快一天,着实让他很是疲惫。
赵瑜载着两个媒婆这又出发了,行驶中的摩托车把静止的空气顶成了强劲的寒风,钻进了他的棉袄里,钻进了手套里,他感觉手都没有知觉了,脸膛像贴着一块寒冰,全身像是置身在冰窖里。他身上裹的严实,可是脑袋光秃秃的,因为他早上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还打了发胶呢!不能戴上帽子把发型弄乱了呀。这些村庄虽然落后,但基本上村村都通了马路,而路旁的房子也都由赵瑜记忆中破旧的蓝瓦房变成了阔气崭新的红瓦房,他觉得这都是家家户户给儿子娶媳妇娶成这个新面貌的。绕过了两个村,终于到了那位姑娘家。停下摩托车,赵瑜就赶忙把手套摘下来,不停的哈着气对着在使劲搓着的双手,搓完了手搓耳朵。媒婆慢悠悠地下了摩托车,瘦的那个说我们给你先问问在不在家,你准备一下。赵瑜冷顾不得转过的头嗯了一声。两个老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进去。他对着镜子用手拨了拨被风吹的微微凌乱的头发。他随手摸摸身上的烟,准备一会儿用。
瘦媒婆一会儿从里出来了,笑眯眯的说在家呢,让他进去。赵瑜把摩托车停好,整理下衣服,跟着她走进去。刚进大门几步,媒婆说,你在这个屋等着,说着指指旁边的一个小屋。他应了一声,走进屋里,看到了屋里有煤炉子,他走上前快速的烤了烤通红的双手,又赶快端坐在炕边等着。不一会进来一位素净的姑娘,一头不太长的卷发,很合适的裹着白皙的瓜子脸,穿着得体,整洁。她就进门时看了赵瑜一眼微微笑一下,完了便坐在火炉旁烤着手不说话。
赵瑜不觉得尴尬,再怎么他也是“老江湖”了,他首先大方的开了腔:“一直在家呢?”
“没有,刚回来没几天”她低着头看煤炉里的火,双手在上面装模作样的搓手。
“你在哪里上班,做什么啊”赵瑜问,他觉得她性格应该比较内向。
“在北京,卖烟酒呢”她依旧如故。
“是吗?我也在北京卖过呀,你在哪里”他有点兴奋,这么一说他们似乎还能拉近点关系。
“我在玲珑路”女孩子微微扬起头看他一眼,眼里闪着丝丝的笑。
“我在胡村路,离你那里不远”赵瑜端详着她觉得还可以,心里甜滋滋的。
“你做什么现在”她终于主动说了一句。
“我学中医的,我家里基本上都是医生”他家里基本上都是医生这没错,可是他这个医生却有点道道了。
“哦,你在哪里学?”女孩小声的问,也不抬头。
“我在扬州学的,现在这个不是经济条件好了,慢慢的中医被大家所熟知了.....”赵瑜找着那些显得自己很博学的词汇来解释着,这真得归功于他平常多看书。
接下来,赵瑜又问人家多大了,家里几口人等等这些 “套路”上的问题。小姑娘都热情而含蓄的回答了,在她的表情,隐含的欣喜中似乎看的出她似乎对赵瑜还算满意。最后,她简单地说一声,就这吧,然后就翩翩的走出了这相亲的小屋。赵瑜笑着说一声好的,便紧随其后,走出屋外。
一出门,赵瑜就看到一个高瘦的中年男人和一个胖矮的中年妇女和笑眯眯的两个媒婆围成一个小半圈在屋外站着。男的显得有点拘谨,女的则是和气的微笑着。再看那个女孩,已径直朝堂屋走去了。他便知道这是父母询问这一个关口了。他赶紧摆出一副热情的笑容,从兜里掏出烟来,拿出一根“敬”给那个男人“抽根烟,抽根烟”。男人有点微微的紧张:“不抽不抽,不会抽”,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淳朴的农民。赵瑜以为他是客气,可是男人还是坚持不抽,看着人家真的是不抽,赵瑜便把烟收起来。
“都在家呢?“赵瑜乐呵呵的说,虽然这么说显得不是特别礼貌,可是你不能像城市里那样很恭敬的打招呼,因为在这偏僻的乡村,你若是那么说,还显得你怪异呢。
”你干什么的啊“女孩的母亲说,她圆圆的脸和圆圆的身材让人想到了弥勒佛,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
”我是学中医的,我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医生,家里都是这行这样学起来也容易“赵瑜说。
女孩的母亲似乎对他也很满意,最起码在赵瑜看来是,她依然和气的笑着。
”你在哪里学,毕业了吗“女孩的父亲问道,他的脸上有了笑容,显得自然多了。
”我在扬州,快了,还有一年“赵瑜显得从容镇定.
“你以后出来去哪里上班呢?”女孩的父亲又问。
”可能要在去医院里实习实习,也可以自己开诊所“说的是那么回事,可是赵瑜知道这是自己渲染出来的。
”对啊,人家都是正规学校毕业,将来肯定找个好工作,要不自己开药铺,不会让恁闺女受屈的....“瘦的媒婆美言道。
”是啊是啊“那微胖的附和道。
俩媒婆看着女孩父母对赵瑜没什么意见,瘦媒婆便说:”行,那就先这吧。“接着扭过头跟赵瑜小声说:“你先在外等一下”
赵瑜点点头,接着他对着中年男女笑着说:”那我就先过去了“说完走出女孩家。
赵瑜在门口听到媒婆在里面和他们嘀嘀咕咕,他猜想估计就是跟人家父母说让俩小孩聊聊,差不多了就订婚吧之类的话。
一会而俩媒婆就走出来了,瘦的拿着一张纸条和圆珠笔说:“那女孩手机坏了,你把手机号写在这纸上,还有你爸爸和你的名字,她会给你打电话的”
“她给我打?”赵瑜问,她会主动给自己打电话?他有点质疑,因为一般都是自己要了电话给女方打。
“对,她给你打”瘦媒婆平静的说。
“哦,好吧”他好像想到了女孩打电话时紧张兮兮的样子。
“行,你把我们俩送回家吧”瘦的媒婆说。
“人家给你打电话你可得跟人家好好聊啊,人家父母愿意你”胖媒婆说。
赵瑜嗯了一声,心里甜甜的,虽说媒婆喜欢夸大其词,不过这次他能感觉到应该是真的。
路上他的心情格外好,也不觉得冷了。两个媒婆不住的嘱咐他要好好跟人家聊,他说他一定好好跟人家聊,只要人家愿意他也没意见。
到了家,妈妈正和隔壁的王婶拉家常,赵瑜停下摩托车高兴的说:
“你不是说我一直眼睛在天上想找嫦娥吗?还说我这一辈子也别想有媳妇了,但是我今天就碰到一个”
”你这回终于找到愿意的啦?“妈妈撅着嘴略带嘲讽的说,可是掩饰不住高兴,她接着说:“哪里的?”
“后浦西村的,如果这个愿意,我也没意见“赵瑜难掩欣喜之情。
”有点远啊,不过也没关系,人家要不说远,咱们还说什么远呢?“妈妈说
“这小瑜终于找到媳妇了呀,这谁家让你看上了啊!真是她的福气呀,呵呵”王婶打趣道。
没等赵瑜回话,妈妈没好气的说:“也许聊个两天,又不中了..”
赵瑜无奈的笑笑,不满的说“我刚都说了嘛,我一直不愿意是因为想找一个合适的才那样的,如今我碰到合适的了,自然要赶紧抓住了,你还拿老眼光看人”
妈妈刚想回驳,王婶笑呵呵的说:“对啊对啊,人家小瑜如今找到合适的了,一定不会反悔的”
妈妈一乐,“如果是那样就好了,快进去暖和暖和吧”她看了一眼赵瑜。
王婶赶忙说:“就是啊,对人家小瑜好点,不然人家娶了媳妇不对你好”
妈妈笑着装作很硬气的说:“那我们就自己过”......
赵瑜瘪了瘪嘴,没在“辩白”下去,走进屋里,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快黑的天幕,就好像清晨东方的曙光。
作品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指点我的作品《小城故事》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薄。
时光匆匆,多年之后的今天的你,又在何方?
乡土传奇中可以看到你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