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彼岸》故事大纲
写在开头:
当你走在“此岸”的时候,你相不相信,还有“彼岸”的存在?你相不相信,在那里,许多你早已不信的东西,早已丢掉的东西,还好好的存在着?
你还记得吗?自己曾经有过的幻想和天真和梦?
主要人物:
言琢:名字取自“如琢如磨”的农村少女,长大后对小时候的自己回忆为“杂草似的头发,塌鼻梁,瘦瘦小小,自卑非常”,沉默寡言但心地善良,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最喜欢安徒生的《野天鹅》,原本懦弱胆小,惧怕黑夜。在“神奇危险如夜晚幻梦”的十天里实现脱胎换骨的成长。长大后成为一名儿童作家。
言幸:言琢的表姐,一切故事的开端,安静漂亮,成绩优秀,被言琢奶奶称为“家里的希望和骄傲”,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被言琢仰慕和依赖。一次秋游误入野狼沟,遇见祈颂,回来后精神出现混乱,被大人们认为“臆症”了。对祈颂怀有爱慕之情。
阿笙(祈颂):言琢“第一天”碰到的少年,面容精致,胸前始终佩戴一朵彼岸花,拥有死物复苏的神奇力量。温柔又强大,被言琢称为“把悲伤永远写在眼睛里的人”。也是言幸心心念念的“祈颂”。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从始至终都陪在言琢身边。真实身份是野狼沟的山神。
故事梗概:
槐者,木鬼也。
生活在怀槐村的阿琢家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她的小姐姐阿幸“臆症”了,被她的爸爸妈妈关在房间。想尽办法见到阿幸的阿琢被阿幸使劲攥着肩膀恳求到南山里找到名为“祈颂”的人。
“只有这样我才能好起来。”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信我。”
“阿琢,你信我,我真的没有病,我真的没有骗你。”
阿幸盯着阿琢的眼睛无比认真地说。
为了完成姐姐的嘱托,因缘巧合下阿琢独自踏上了旅程,在南山下遇见了名为阿笙的神秘少年,在他的带领下来到村子里消失已久的野狼沟。
在野狼沟里他们遇到了来自传说中的国度丽麂的少年叶笛,在叶笛的恳求下去帮忙找一朵迷榖花。以此为开端,他们遇到了包括叶笛在内的十个“人”,在十天里发生了十件在阿琢看来奇妙而又危险的事情,这十件事看似毫无关联实际却环环相扣。在与阿笙的相处中,阿琢渐渐发现阿笙拥有使死物复生的力量,并且在不断被阿笙保护。
在对阿笙渐渐生出爱慕之情时,阿琢却在最后的事件中偶然发现,阿笙就是阿幸心心念念的“祈颂”,并且得知原本早该消失的阿笙是为了六十几年前的“野狼沟的仇恨”而重新出现,并选中偶然出现在他面前的阿幸来完成“最后的复仇”,却没想到,最后兜兜转转真正出现的却是阿琢。
“言琢,你一心一意相信的那个人,他是要用你的手杀死你的父母,杀死你的亲戚家人,杀死这座村庄的人,用你的手毁掉你的世界。你真是可怜。”神秘的男人勾着嘴角满含讽刺地对她说。
被用这种残酷的方式提醒记起自己世界的阿琢满含恐惧和期待地看向阿笙,却在看到阿笙撇开眼不敢跟她对视的一刹那瞬间崩溃,慌不择路地跑向野狼沟中的水潭。
在被控制着的树枝绊倒跌进水潭里的阿琢感觉到刺骨的寒冷和绝望,在沉入黑暗之前,阿琢隐隐约约看到阿笙的脸,在黑色而有沉重质感的水中温暖又明亮。她看到阿笙轻轻吻在她的眉心,然后感到生命重新在她的体内流动,意识却模模糊糊,眼睛也睁不开。她隐约听到阿笙在讲话,那些话好像在水中漂动,然后流进她的耳朵里。
“阿琢,本来就打算今天跟你好好地说再见,却没想到会用这种方式。”
“阿琢,你可能不知道,我活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是在现在人们的意识里,并不认同我的存在。”
“阿琢,在你出生前很久很久,这个村庄是另一副模样,阿琢,你不知道有多美,我真想让你看看。”
“阿琢,有一段时间,我是一个人活着的,就藏在南山最高的那棵树上,那么多年那么多天,你不知道我有多寂寞。”
“阿琢,你姐姐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的确有过那个男人说的想法,很庆幸,你姐姐逃走了。阿琢,我有死物复生的力量,当把这种力量给人类的时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我那个时候想,把一切都破坏掉的人们都消失的话,原来的一切会不会回来?”
“阿琢,我马上就要去该去的地方了,你会记得我吗?你会记得我和这个地方存在过吗?”
“阿琢,你知道吗?我已经很久没回野狼沟了,没想到这里又有了这么多的生灵,阿琢,请你记得他们真实的存在着。”
“阿琢,很高兴认识你。”
“阿琢,再见了。”
当阿琢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就在南山的山脚下,村庄近得仿佛就在眼前,可是,没有阿笙,没有野狼沟,没有叶笛,也没有迷榖花,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一场梦。可是,她撑开手掌,掌心里静静躺着一朵红色的彼岸花,一时间,她泪如雨下。
夕阳已经西下,阿琢回到家,妈妈从小厨房伸出头,训斥道,“今天去哪儿玩了,这么晚才回家?快去洗手,吃饭了!”阿琢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明明只有半天时间,她怎么会过了十天呢?是梦吧,是梦吧?手心里的彼岸花却有冰凉的触感,她躲到房间看着花,微微笑了。
那才不是梦。
过了几天,听说阿幸痊愈了,阿琢去看她,想跟她说阿笙的事情,听罢了她的故事,阿幸却笑着摸摸她的额头,“你没发烧吧,我发烧说胡话,你怎么也这样了?”阿琢只得撇撇嘴,什么也没说。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没有波澜,有一天,村里年纪很大的爷爷在街边谈话时说起野狼沟,阿琢耳朵尖听到了,立刻停下来凑到跟前听。
“我的老一辈说啊,挺久之前,南山上有个野狼沟,沟里面住着山神呢,有山神保佑,咱这个村啊,是风调雨顺,那个时候啊,南山上绿油油一片全是树,那肥山鸡就在你跟前儿扑棱扑棱飞起来,后来啊,树都砍了,山神发怒了,野狼沟就没了,六十几年前更严重,山上都烧的不像样了……”
“想想真是造孽哟。”阿琢听到老人最后这么叹息。边上的年轻人都不在意地笑笑,“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您还讲啥山神?”“老爷子,不砍树不烧山怎么挖矿,不挖矿您吃啥喝啥?”说完一哄而散,只留下老爷爷还在叹着气。
看着书里夹着的那朵红色的花,阿琢想,大人们都不信的话,她就去告诉相信的孩子,这样想的阿琢,最后成了一个专为孩子讲故事的人。
再看看
深夜看到,先读了一章。值得学习。
这个故事大纲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