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

  王小波说:“咱们应当在一起,否则就太伤天害理啦。”但是大多数人真的有这么合适吗? 我突然想起过去自己不能恋爱的理由,不是因为麻烦,不是因为没人要。无论被周围的人如何抨击我固执己见,嘲笑我幼稚,苦口婆心告诉我现实终有一日让我明白什么是现实。我偏是一意孤行,想寻到一份爱,找到一份能让我死气沉沉心电图标变得波澜壮阔的感觉。如果没有,宁愿在家里和可乐炸鸡终老。世事凉薄,谈爱前途渺茫,纵然如此,依然愿意保持初心,与其心如死水平安寂宁过一辈子,不如跌宕起伏,哪怕道路崎岖。

  用他和她讲个故事。

  他在她身边能够保护她,陪伴她吃饭,让她不用尴尬地被电影院卖票小姐反复确定是否是一个人。什么都好,唯独少了一份心动。与他约会的期待竟然不及一件衣柜让她心动。感情不应该是这样兴味索然如同嚼蜡,应似云霄飞车般有平稳轨迹,也有高空驰骋的刺激。感情开始的理由也不该是寂寞难耐寻求保护,也不该是年龄催人胡乱应付,爱于我们既是一蔬一饭,更是我们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少年时爱一个人,更像是在打一场战役,个人英雄主义泛滥,假想四方都是铜墙铁壁,全世界遍布想要偷走心上人的贼。敌军再强大,万马千军也敢直冲,头破血流,死而后已,最后心满意足。当我们横冲直撞过几多次,身心渐疲,开始懂得怕了,怕出师未捷身先死,怕得不偿失,怕终己一生不能如愿。于是我们开始量力而爱,懂得收敛,时时盘算。

  而现实让我们成了什么?

  我们隐约感到生命和爱,我们隐约触摸到理想和未来,但快乐与痛苦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能力与目标的错位,自身追求与社会要求的矛盾,终于使我们信仰崩溃了。

  而相亲能解决问题吗?你爱好民谣,喜欢足球,热爱写作,你向往意大利,嗜好炸鸡加啤酒,一生的梦想就是和王小波、崔健、达·芬奇几个打一场通宵麻将……但所有这些,在相亲对象的眼里,就和你的阑尾一样不值一提。虽然你觉得这才是你生而为人的理由。

  讲讲那些孤独终老的例子吧。

  叔本华他孤独一生,无妻无子甚至无母(20多岁即与母亲决裂,一生最痛恨女人),过着孤独,忧郁和愤世嫉俗的生活。叔本华恨世界上的一切女人,他认为女人狡诈,虚伪,没有理性。他一辈子最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愚蠢的男人会喜欢那些“窄肩/短腿/肥臀”的丑陋女人,他说,爱情是骗人的,婚姻即坟墓,一个人不快乐,多个人也不会快乐,我们就像是挤在一起的刺猬,不能太近,因为会扎人,也不能太远,因为怕冷。

  贝多芬,那名副其实的愤怒,还有他乖戾的眼神,冷冷生威。就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还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柔美的《月光》《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充满了痛苦,爱情不顺,壮年失聪,他爱慕过数不清的女人,但她们都宁愿嫁给别人,是因为他相貌丑陋?还是出身卑微?我们难以知晓,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愤怒,接着写出了更多的美好乐章,谁能说得清?

  可可香奈儿终身未婚结婚的理由:“大概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能和’可可·香奈儿’媲美的漂亮名字。”

  白头到老,出 处 《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

  示 例 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到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

  然而,我想说,我们不能白头到老。

  給大家看篇豆瓣上的两篇影评,我很喜欢,千万别举报我。由于我的书便宜到极致,所以应该不算侵权,只能算作学习交流。

  《我们的爱情,为何不能天荒地老?》

  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爱情赏味期》是一部冷峻的电影。恍如手术刀般的倒叙手法,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观看爱情死亡的犀利角度,剖析出爱情的脆弱、不堪。坠入热恋是容易的,最难的是长相厮守。每一场婚礼的甜蜜似乎是类似的,决绝的分手却各有各的苦涩。通过轮回与对比,五个象征性的断面,映照出爱情的绚烂和现实的残酷,可谓匠心独运。

  什么才是伤害感情的原因?婚姻为何这么容易就腐烂变质?你可以说是外在的诱惑、盲目的冲动、滋长的猜疑、繁琐的生活细节,等等,最初的激情往往磨削殆尽,剩下的只有对彼此的疲倦,相守相依也不再如誓言所描述的那般美好,而仅仅变成了生活的需要和惯性,一切仿佛是例行公事。令人恐惧的熟悉吞噬了哪怕一点点的新鲜感,这也是影片一开头费隆对羞涩地遮掩赤裸胴体的妻子说:“不用这样,你以为我们刚结婚?”的原因。而这,却是他们最后一次为挽救失败的婚姻而作出的努力。

  于是,在漫长的婚姻中,再不见了曾经四目相接时的心领神会,两唇相触时的爱欲难耐。平静如水的生活,考验着双方的耐心,也使彼此互相了解的兴趣变成麻木。每一对平凡的夫妇仿佛走进了一座迷宫,越往里走越昏暗莫辩,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焦虑,疏离感越来越明显。一切以往的美好,在无可挽回地加速下滑。

  《爱情赏味期》试图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理解这一切。影片始终在保持冷静与克制,唯其如此,才使这一段爱情的挽歌变得分外悲怆。它在引导观众思考,当这对夫妇表情木然地听着离婚协议,当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从此变为陌路人,他们是否记得自己曾经为谁狂喜、为谁忧伤、又是怎样地在艰难的时刻渴望听到对方的一句鼓励?他们是否记得初次邂逅时的怦然心动、结婚仪式上的意气风发、等待分娩时的惴惴不安?只有透过这种碎片式的回顾,才能显出孤独退场的荒诞与冷酷,也才能深深震撼每一对轻言一生一世的年轻情侣。

  高峰的快感,刹那失陷。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我们曾经想让婚姻成为爱情的铁证,结果它却成为爱情的坟墓。多么讽刺的黑色幽默。也许,作为这场爱情的最后祭品,留在彼此记忆中的只有邂逅时的残阳如血与分手后的冷漠背影。

  我们最终,还是不能白头到老。

  《为什么我们不能白头到老》

  大概有个两三年前,我瞄到当年皮亚拉这部自传性电影的介绍的时候,拿来这个题目当作给其它爱人们,还有自己的祝福,转眼间这个祝福没有起到既定作用,而真是逃不过题目的命运,想必古人的智慧总是要大过当前茫茫懵懂尚处于心理断奶期的现代人,所谓千里共婵娟也只不过是虚幻的祝愿,这个片子犀利的题目则一针见血地点出的题旨。

  

  暴躁,突阴突晴,动不动就从一脸天真无邪孩童相变成偏执纯自我主义的鲁莽大汉的男主,和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生活职业目标,爱美又少许虚荣的女主,即便小说和电影是他们可以互相寄托的最好方式,离开了彼此就无法有第三个人能有这么相投趣味,可这又有如何,生活却是柴米油盐,没有固定经济基础的他们难免总有不顺,而这些堆积的小摩擦,经过情绪化男主的放大,又沉淀在了软弱又不肯自己释怀的女主心底,在时光的累积下变成没法逆转的分手的原因。

  

  “打算再做文职工作” “我不知道”,“这六年来你只找过文职工作,换我我能把全巴黎都翻遍了,为啥不找些有意思点的活,那你就干坐着,傻等着,什么都不做,每次我想帮你都这样。我想让你做电影,没用。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你就是懒!眼睁睁看着机会擦肩而过,就像做封面女郎,就你这鼻子和雀斑,还封面女郎!又矮又丑,所以要自我反省,想出点其它方面你想做的事,你没做成过什么,也不会做成,知道为啥不?因为你没品位得无可救药!而且你也太平凡了,这辈子你就做个看门人的女儿吧,你这么盯着我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只让我想起曾经那么多好女孩,真应该跟她们在一起,真奇怪我和你一起干嘛呢,大概就因为同情,没别的了,你粘我六年了,你没动力没勇气,平庸是你唯一的长处,跟你在一起把我的生活毁了,完完全全的给毁了,你没看出来我受够你了么?你没觉得这拖得太久了么?你没发觉我让你滚蛋了嘛?帮个忙吧拜托,快滚。我真的不在乎你了,”。

  

  “我给你写了封信,想看吗?” “不,我什么都不想看” “去喝咖啡吗?” “如果你愿意的话” “论床上功夫他比我强?” “我不想说这个” “来嘛,只管告诉我” “他做的时间长” “你们在柜橱上做?” “不经常,他嫉妒,着急,他告诉我’我怕你不会回来了’‘或者你回来只是为了告诉我你要和他在一起了’” “你为什么不说话? 现在我知道了,感觉好些了” “我害怕和你说” “整个旅行我一直害怕,你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吗?, 很奇怪,你总是悲伤,愤怒,情绪低落,在你眼里任何事情都不如意,没有什么是美好的,以前,餐馆里饭好不好吃,我可没在意,我只是为了和你共进晚餐才去” “ 但是你好像喜欢吃龙虾, 我再也不能这么触摸你了吗?”“你当时为什么不离婚” “别提这个” “我当时认为你不在乎我”

  

  整个电影零碎的不得了,大概有3/4强的片段是男主和女主的对话和争吵,而其中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是他俩在车上,摄影机打着他们共同的正面,还有两个侧面,皮亚拉想到哪里,就切到哪里,即便有条大概的时间主线外其余都是混乱的,这就是所谓超越小说意识流的电影情绪流,也正因为自传得感情投入,才会有上述我引用的对白那些,真真切切概括了这样一对情侣之间会有且应该有的自然的争吵,而这种争吵也带动了整个电影的繁琐的叙述,在吵吵分分又和和的过程中,两人白头到老的机会就一点点失去了,到了最后即便男主要如何得挽留,才无法逆转的地步。

  

  其中有个室内的场景拍的很奇妙, 皮亚拉特有的时空剪切, 在旅馆的房间中一边窗口前男主还正高兴地向正要出门的女主拥吻道别,镜头随着男主走到阳台,以后刚回来的女主正归还男主给她的订婚戒指,结果男主暴怒扯拉着赶女主出门,这样时空间的对比转化就在同一个镜头同一个室内场景,通过在一个窗口和一个阳台之间局部的变化,就凸显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打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左手一直在发麻, 麻到键盘都敲不下去,我想也应该在这里结束了。

  影评放完了,也许你们还是不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还有个办法,去看我的下一本书吧。有关爱情,有关友情,有关白头到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