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桐山瑶王蓝春达、“嗅枪队”、及其他》的艺术特色
肖尊凡
读吴小江的抗日小说《桐山瑶王蓝春达、“嗅枪队”、及其他》,以下简称《瑶王》(见2013年第11期《中国文学》) 。我惊心动魄,耳目一新。古人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的反侵略战争必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证明这一条战争规律的正确性。
抗战初期,因中国国内的客观情况,使得小日本来势汹汹,杀我同胞,占我领土,一时得手,差不多占领了我半个中国。小鬼子的疯狂侵犯,势必激起我中华儿女奋起抗战。我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国共两党,一致抗敌。反侵略的抗日战争深得人心,老百姓也积极参战,连少数民族中的瑶族同胞组织的守界队,因抗日而改建为抗日自卫队,紧密配合中国军队辗转、驰骋于抗日的各个战场,为抗日胜利, 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青年学生,如国立第十一中学青年学生,也积极参战。四万万中国人抗战,使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小日本陷入了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而终致惨败。当然,抗日的胜利因素,中国军队是主力军, 但老百姓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敌来我打,自卫反击,深得人心……
本文拟就《瑶王》的艺术特色略论下面五点。
第一,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瑶王》共六章, 约六万七千余字,一章紧接一章,情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先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瑶寨的风俗习惯、主要人物瑶王蓝春达的出生成长的经历。作家不是一般的叙述,而是通过环境描写和曲折有致、回味无穷的故事来完成。紧接着是迫于形势(小日本鬼子已逼近洞口竹市) ,国立第十一中学,西迁叙浦龙潭。作者为避免搬家的俗套, 是边走边设茶水站,重在宣传抗日。这一情节为后来学生们参与抗日巧设了伏笔。接着,瑶民守界队升为抗日自卫队。前面的三章,可以说是湘西雪峰战役(即芷江保卫战) 的准备阶段。有了充分的准备,则胜券在握。紧接着就是武冈战役、洞口战役、山门战役,既写日寇野兽般的疯狂凶残,又写中国军人的英勇善战,再写中国老百姓如瑶民、国立第十一中学青年学生积极参战、瑶王蓝春达带领他的游击队配合中国军的援助对消灭侵华日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作家将湘西雪峰战役,组织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可谓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最后是中国军全胜,小鬼子惨败的结局。
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这是《瑶王》成功的一大特点: 洞口战役的捷报,中国军队起着关键作用,但地方游击队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连日寇军官儿玉也说是“游击队的干活” 。萧健皆的小分队也是日寇的心腹之患,以致日军泷寺保接到岩永旺后退的命令后就意识到“战局已不可收拾” 。其后的惨败则应证了这一点。做到了首尾呼应。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作家写好了《瑶王》的故事情节,为作品的成功创造了辉煌。
第二,运用多方面的技巧。
《瑶王》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请看蓝春达出生时的环境描写:……那紫兰色大气正从深山之中的山涧深处一团一团地翻滚上来,飞山庙那星星点点有着十几户人家的木架子房屋和树林,梦一般地朦胧着美丽的紫兰色的意境。初升的朝阳宛如一个紫兰纱巾缠绕着的紫红圆镜,好比一位美丽的穿红衣披紫兰色的送子观音,她踩着云彩,扒开紫兰色帷幕,用欢笑向大山播放着希望和祝福时,那“啊哇!”,“啊哇!”几声鲜嫩悦耳的婴儿啼哭声从寨里传了出来。“蓝光华家添男丁了”。……
这一段的环境气氛与人群的心情是多么和谐融洽!
这一段引出了后来蓝家和寨子里一系列的喜庆和快乐,特别是“抓周” 的描写,真是妙趣横生。“抓周” 后有一段战斗的环境描写,栩栩如在眼前: 寨里的男男女女都聚集在火塘,有的拿弓箭,有的拿竹竿,有的拿畬刀,没有猎枪,十几个“当岭(小伙子)”拿着弓箭随蓝文忠朝枪声蓝春松家奔去。小笠原身负重伤,昏迷着。被十来个鬼子用门板抬着向密林里逃走,被蓝文忠带着的弓箭手追赶着,包围在一个山凹里,蓝文忠一声令下:“放箭。”箭像雨一样射向鬼子。连中几个鬼子。这时,瑶王亲自督战,弓箭手躲在石块后面,像围住几只虎豹一样的兴奋,有一群举着畬刀的男女瑶民“嗷嗷” 地嚎叫着给弓箭手们助威。活着的几个鬼子吓傻了,一个个剖腹身亡,而小笠原却被瑶民乱刀砍死。
这一段后又引出敌我双方一系列激烈战斗的情节:钟雄飞团长自洞口塘失守后,率领部队占据军用公路两侧的部分高地,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一群骑洋马的人钻进管竹溪那片竹林,显然是日军指挥所所在地。于是,他想到了“抓一把就走” 的战术。他命令会一点日语的张诚连长带领一支巡逻队去执行任务。作者有几句画龙点睛的环境描写:这时浓云散去,一弯月儿透露出来,朦朦胧胧,把半坡管竹溪照得娉娉婷婷,婀娜多姿。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小鬼子蹂躏。于是,后文又演绎出一场敌败我胜的激烈战斗。作者善于用三五几句的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三,典型的细节描写。
蓝春达将自己驯养的一群猴子带进了这条山径的树林中。决心把这一股敢走险路的日军拖垮在瑶山界。果然,后来正当日军未永大队长迷迷糊糊刚进入梦境,忽然被一声“山鬼!山鬼!”的大叫惊醒过来,他以为是哪位受伤的兵佐在说梦话,可一霎那间,又是一阵骚动,好像还有搏斗的声音,未永赶紧起身去查看:朦胧的月光辉眏下,有几个兵佐正和一群遍体长毛,青面獠牙的怪物搏斗。那些怪物几个围着一个在乱抓乱咬,发出一阵阵磨牙声,甚至还要抢夺他们手中的武器。未永忙挥刀跑了过去。那些怪物“哄” 地一声全散了,转眼不见踪影。未永看清楚了:是一群猴子。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群被人驯养过的猴子兵,否则不会这么悄无声息地躲过哨兵警戒的眼睛。一定是“嗅枪队” 驯养的帮凶。未永一想,顿时火冒三丈,感到此地不可久留,说不定“嗅枪队” 又玩什么新的花招。于是,他立即招呼兵佐们向山顶进发,决心远离这支“嗅枪队” 。
这个猴子细节说明了以蓝春达为首的“嗅枪队” 对敌有胜算的计谋, 表现中国人的智慧和神威, 猴子起到人难以起到的作用。
至于蓝春达同情叫化子,给叫化子送馍,刻画他对穷人有善良的同情心, 恰好是他对小鬼子仇恨的反衬。
第四,善用对话。
蓝氏与其丈夫关于“抓周”的对话(见小说第1章) :蓝氏直起腰说:“娃他爸,过几天,娃崽满周岁,你看还兴不?”蓝光华正猫着腰用手扯草,边扯草边回答说:“怎么不兴呢?大喜的日子,就该庆贺,好好热闹一番,让崽“抓周”,图个吉利。”蓝氏又猫下腰用手去扯脚前的嫩草,说:“也是,头娃兴了,还有二娃、三娃的,我给你生一窝娃,可都得兴哎。”夫妻对话各有个性特点。但快乐,向往幸福就是他们俩的共性。共性、个性在细节中统一得水乳交融,充满着浓厚的夫妻生活情趣。
第五, 对歌是形象的对话艺术。
“当岭”(小伙子) 深情地唱道:“竹鸡不离蓝家岗,燕子筑巢杉木梁;阿哥恋上蓝家女,好比星子伴月亮。”
“当撇”(姑娘) 甜甜地接唱道:“荷花开在水池塘,梨树嫁在喜树上;阿妹恋上狗蛋哥,好比汤圆拌沙糖。”
浓浓的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坦诚,真挚,热烈,不可遏止。
下面的一个瑶家汉就更加直露襟怀地唱出了自己心理话: 姑娘若是一朵花,阿妹就是那花中花,我想天天看着你呐,看得你脸上飘彩霞/姑娘若是一朵花,阿妹就是那心中花,我想天天守着你呐,和你牵手在月光下/姑娘若是一朵花,姑娘就是那梦中花,我想天天都爱着你,早日把你娶回家。
对爱情,对幸福的向往和执着之情,可感可触, 可歌可泣!伹作家没有忘记抗日的主题,特意写出国立十一中学的学生尹家良上台表演的莲花闹《唱抗日》: 今天把戏耍得多,哪有心思唱山歌。前朝故事唱得多,今天单唱抗日歌。三七年前七月七,卢沟桥头起干戈。飞机炸来大炮轰,中华民族遭横祸。父老兄弟被杀害,姊妹妯娌被奸淫。村庄房屋被烧毁,衣物财产被掳掠。国仇家恨数不尽,哪有心思唱山歌。中华儿女齐奋起,国仇要报耻要雪。四亿同胞团结紧,赶走倭寇第一条。……
请看,抗日战争如何发生, 日军入侵的危害,国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尽在其中。这对宣传抗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作家就是这样,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出色的环境描写,生动的对话(包括诱人的对歌) 等等,各种塑造人物的手法, 把蓝春达、中国军队的领导人不畏艰险、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以及小鬼子的凶残、野蛮、狡猾、黑心肠,都呈现在读者面前。
已好玶,点赞
让人们永远记住了那个年代,记住了那段血泪史。 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只有追求和平,世界才会安宁。
回复 @吴小江: 很棒的作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