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太祖

  武士太祖(1)

  唐末五代,武人割据天下,长枪指挥政治。出身军官的赵匡胤帮助郭威推倒后汉,建立后周政权。郭威死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掌握了禁军的统帅权。显德六年(959年),年方7岁的周恭帝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朝廷正在庆贺新年,突然接到假情报:北方的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军情紧急。宰相范质、王溥急忙派赵匡胤出征。初三晚上,赵匡胤部到达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大军扎营之后,便有人议论;“主上年幼,我们为他拼命不值得,不如立赵点检为天子再北征。”第二天黎明,一伙军官,其中包括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拥入赵匡胤军帐,对他说:“我们大家已商量定了,要顺应天命,拥立点检做天子!”赵匡胤酒还没醒,一时没反应过来,被他们黄袍加身,推上战马。等弄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便揽辔驻马,非常冷静地对大家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听我的号令,我可以当这个天子。否则,我不能做你们的君主。”所有将领都滚鞍下马,恭顺地说:“一定听从您的号令,决不敢有所违背!”赵匡胤便说:“太后、主上和我有君臣关系,不得惊犯他们。朝中公卿大臣,和我比肩同列,不得侵辱。府库商店,不得抢掠。服从命令的,我有重赏。违背命令的,决不宽恕!”将领们齐声说:“一定照办!”赵匡胤这才整顿军队开向开封。回开封后,他把范质、王溥找来,举行了周恭帝禅位仪式。赵匡胤有归德军节度使官衔,归德军在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因而改国号为宋。

  据说这个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军官出身的皇帝,而他恰恰没能用武功取天下。《宋史》上记载他武艺高强,是第一流的骑射能手,而且还善于训练军队,常去观战舰制造,阅炮车,视察水战练习,向兵士亲授军医术。他训练骑兵一早出城,到了晚上才喂马,不让马吃饱,所以虽苦寒,但这些马却耐辛苦。因此攻蜀的时候,主将自信地说:“除非天上,我们的马必定能够踏到。”平蜀只用了60日、7000人。他打仗的战略战术堪称高明。不过,善用兵的宋太祖终生都未以武功显赫。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首领的职位。他对这些禁军首领说,一旦黄袍加身就由不得你了,人生如白驹过隙,你们不如聚女色财富以尽欢。他果真以优厚的待遇安置了他们,未动一兵一卒,变革了政权。吴越国王钱俶入朝,朝臣上奏建议扣下钱俶,逼取其地,太祖没采纳,却设重宴送他,并给他个小包,嘱他路上密观。钱俶在途中取出一看,是几十封朝臣的章疏,他又感动又害怕,便乞求纳土。伐江南国即原来的南唐,他嘱主将曹彬不准杀戮,如果困斗,李煜一门不可加害,并授剑曹彬:“副将而下,不听命者斩之!”金、辽还有西夏的武力强大,太祖不以宋为大国而强取,大多在彼此实力的平衡点上停歇战事。他说:“我要等到财力充盈,求得猛士,再收百年已冷之疆土。”

  太祖改年号为乾德,而平蜀得了面镜子有“乾德四年铸”字样,便召来大臣请教,唯学士窦仪答得上来:“蜀主曾有此号,这镜必是蜀中所得。”太祖叹息说:“做宰相大臣须是读书人。”其实他一直在重用文臣,“杯酒释兵权”是为了进文臣,完善科举当然更是为了选拔文臣。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一直受他重用。这个赵普很固执,他曾举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许。第二天他复奏,又不许。过一天再奏,太祖大怒,把奏牍丢在地上。他不改颜色,过几天把奏牍补好复奏,太祖想通了,用了这个人。又有一些大臣当升官,太祖讨厌的那几个未被批准,赵普坚决请求,太祖发怒:“我就是不同意,你怎么样?”赵普说:“赏罚是天下之赏罚,陛下怎么能以自己的喜恶专之?”太祖怒起走开,赵普追过去。太祖进宫门,赵普便守在门外,久而不离去,太祖终于应允。但赵普这个人很专横,毛病不少,他曾以私怨诬蔑一些大臣,置之死地。太祖常到赵普家做客,有一次适逢吴越国送礼,打开一看是10瓶金瓜子,赵普十分惶恐,太祖却说:“收下吧,我把国家的事都由你处置了。”太祖舍不下这么个人才,连这么大的毛病都不顾了。太祖自己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有广博的知识,看重智慧的较量。

  太祖是十分体恤百姓的,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以改善民生。他好微服私行,有人劝他以防万一。他说:“死生有命,顺其自然吧!”野史上记载,他出行时御车中了流矢。据说这是他故意策划的,此后侍卫行事更加周密,他出巡更方便了。魏国长公主穿着羽毛绣的衣服入朝,太祖要她把它收起来,以防宫里人相效、市场上竞卖。孝章皇后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说:“我有四海之富,宫殿用金银装饰都办得到。但我为天下守财,怎么可以妄用?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你只知道自己享受,天下人还怎么仰仗你呢?”

  关于太祖传位,学术界有争论,本书在《金匮之盟》中曾专篇讨论过。不管太宗赵光义是否篡位,存在“金匮之盟”可以认定是真实的。在复杂的###中,太祖尽管与太宗有激烈的较量,对其有相当的成见,而仍从国家的大局上考虑,传位于弟弟而非儿子,显示了其宽阔的胸怀。他生前从不像唐太宗那样满口仁义,也不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不能容人,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皇帝能像他那样豁达地处置宗族私事和君臣关系的。

  

  武士太祖(2)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太祖死去。他在遗诏中这样说:“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妖尘,成域中大业,而焦劳成疾,弥留不瘳,言念亲贤,可付后事……”(《宋大诏令集》)太祖只活了50岁,可他说的话对人生、对生命的体验深度远远超过了这个岁数。太祖生前立了一块碑,锁在殿中密室,一来为警示自己,二来要继位的君主跪读,把治国的要领教给他的子孙。这块碑上写着三条戒律,是平常事,但却是历代君主们很容易犯的:一、保全后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徽宗北掳后还带信密告高宗此事。这几条意见充满人情味,没有惯常皇家文书的矫饰。

评论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写的不错,希望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