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坐在车窗旁,望着窗外被落日打上一层温暖滤镜的西都。1707次列车缓缓开出,我将最后一次跟随它,从西到东,一路颠簸。我的大学,就这样落幕了。
长途列车是遐想和回忆的理想场所,我决定用1707在地图上流淌的40个小时,细数四年来每一个值得回味的场景。
昨天毕业聚会,喝到烂醉,到现在还是双眼迷离、大脑发昏,记忆的黑洞里不断涌来真实和虚幻的过往。这是回忆的绝好状态,我决定一路酒不能停。
聚会上,全班二十六个人,十几个老师,大家都吃得开放得开。酒过三巡,喝到酣处,兴致逐渐涨起来。班里几个活宝献艺暖场,活跃气氛,几番歌舞后,开始怂恿大佬们登台。
系主任唐教授还是那一身标准打扮:一丝不苟小分头,拉丝金边圆眼镜,嘴上两撇八字胡,手上一把檀香扇,全身一套素唐装——典型中文系老派先生式样。
老唐在一旁在一旁静静坐着,吐了许久的烟圈,眼睛虚望着半空,若有所思又若悄然出世。一向神神叨叨的他,像是要与这热闹相隔绝。唐教授是姑苏人,教古代文学,在西疆呆了三十年,仍不改一腔吴侬软语,读起词曲来,那真叫一个情切切、意浓浓。只是这唐老头向来爱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醉,身外之事好似都与他无关。然而今天却不同,他也像是被这和谐欢快的气氛所感化,突然起身灭了烟,一个箭步迈向舞台。
台上主持的活宝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站着忘了递话筒给唐教授,老唐也不客气,一把抢过话筒,推开主持的小同学,大家还都愣愣的没缓过神。
老唐端起麦克说:“同学们好。”
少数几个木木的应和道:“唐老师好。”不知道他葫芦里又卖什么药。
“今天几杯酒下肚,甚是感慨。”老唐继续说道,“我有话要说,但是呢,还得先遵循惯例,先来节目再发言。”大家以为老唐端了四年的架子放下了,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满场的掌声和尖叫。
唐教授单手下压示意安静,清清嗓,一腔软语带出一首浓情蜜意的《女儿情》。“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老唐唱完一曲,目光投向台下的夏老师,个中滋味,在座的知情者都能明了。
读中文系的,在诗词歌赋里熏陶几年,再糙的人也能感染出几分性情,但没想到快六十岁的唐教授能在这种场合以这种方式表达歉意和悔恨。夏老师望着唱红眼眶的老唐,也再没理由拒绝这份迟到多年的歉意。他用手推了一把眼镜,站起身来,伸出右手,径直向唐教授走去,台上的老唐早已张开怀抱迎接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满场的沉寂化为雷动的掌声。
关于唐教授与夏老师的故事,是系里的乐事,同时也是哀事。他们二人是往昔的恩师与爱徒,是今日的领导和下属,最关键的是,夏老师还做过老唐的准女婿,然而后来却演变为一场棒打鸳鸯的悲情戏。这其中的故事,经由历届师哥师姐口耳相传,已化为传奇。这传奇故事的其中一段,正是六年前的此时此地,当时还是毛头小子愣头青的夏老师,在他自己的毕业聚会上突然向唐教授女儿求婚,暴怒的老唐拉着女儿愤然离场。其中复杂的恩怨缘由,待由后章慢慢道来。
总之,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两个人又能一笑泯恩仇,重新拥抱在一起。其中的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也只有他二人最能体味。
老唐的一首《女儿情》唱出了在场每个人的忧伤,也让所有人又在各自四年的回忆里重走了一遭。这短短的几分钟,勾出多少爱恨别离,多少青春记忆。每个人都沉浸在静静的忧伤里,悄然摸几把泪。
“忧伤适可而止,生活还得继续。”夏老师端一杯酒说道,“让我们先干了这碗鸡汤!”夏老师用他特有的幽默方式,让这极具仪式色彩的浓烈气氛瞬间轻松下来。大家共同起身,饮尽了杯中酒。
夏老师接着说:“今天唐主任要讲话,恰巧我也有话说,不如来唱个双簧,给位意下如何?”大家一看有好戏,纷纷发声应和。
中文系培养毕业生的合格标准,说的通俗点就七个字:能说会写有想法。这嘴皮子功夫先当是排在第一位,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优秀毕业生既当得了公务员又能卖得了保险。学生能说会吹,自然是老师教的好,唐教授和夏老师都是这方面的天然好导师。夏老师年轻气盛,向来爱扯淡;唐教授典型闷骚男,耍起嘴上功夫那也是气势如虹。两人在课堂上经常互相调侃,可这同堂竞技却难得一见。
抒情氛围淡去后,这两个老男人也为自己方才过于性情的举动颇有些难为情,这种情况下,扯淡是最好的转场方式,两个人于是默契的扯起来。
“老而不死是为贼,不光不死,还这么矫情,我也是醉了。今天是你们年轻人的主场,就让夏老师先说吧。”唐教授还沉浸在方才的气氛中,没能完全转过神来。
夏老师倒是不依不饶道:“您可别这么说,老骥伏枥,往后日子还长着呢。您老爱抢别人风头,我可不敢占了您的先。来,长者先行。”
“真是抱歉,在这样的场合我又自私了一回,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老唐说完,真诚的鞠了一躬,显然在那股严肃认真劲儿里还没走出来,大家也解风情的再次鼓掌。
夏老师看老唐还在刚才的剧情里迟迟走不出,那表情就像恨不得一巴掌拍醒这老迂腐。“行了老唐,当是自己开家宴呐,没完没了的絮叨那点事。我都没说啥,你这倒矫情起来没完了,这抢戏的能力明显是老当益壮嘛。既往不咎,记得你欠我一个夫人就行,再找不着媳妇儿我就赖上你。”夏老师半玩笑半揶揄地说道。他是那种典型的表面豁达内心细腻的人,经常是嘴上一句带过,而后又在心里几经重复。
唐教授听了这话,也适可而止的收敛起严肃的悲伤,转而又拿捏起他那副系主任腔调,说道:“既然小夏同志这么深明大义,那咱们就转回今日正题。你们11级中文三班是我带过最优秀的班级......”
“他每年都这么说。”夏老师最听不惯这虚假官腔,极尽拆台之能事,台下也是一片欢笑。
两人虽然干戈化尽,但这嘴仗看样子是停不下来。老唐也习惯了夏老师拆他的台,自从十年前夏老师考到西河大学中文系,就从没让他安心过。
老唐被迫放下刚拿捏好的主任腔,又换了一副教授腔,说道:“你们不爱受夸赞,我也不强人所难,那我就再给大家讲首诗吧。”台下瞬时传来一阵玩笑的嘘声,老唐面不改色,转头向旁边的夏老师道:“小夏,讲起杜诗你也不太懂,还是去帮我倒杯茶吧。”老年闷骚男缓过劲来,口舌反击也是毒辣到一招制敌。夏老师识趣的给他一个表现机会,乖乖的退到旁边,作受教聆听状。
唐教授推推眼镜,理理衣袖,捻开檀香扇,开始拿腔拿调的讲起来。“今天我要讲的是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三》,没有黑板,我给大家背一下,各位也可自行百度原诗。”学霸们条件反射似的去查找原文,其余则静观其变,看他表演。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听唐教授读诗还是那么享受,字不正腔不圆,但正因如此方能道尽个中滋味。老唐在课上讲过,诗歌在创作过程中裹杂了诗人自己的语言特性,古人没有普通话,所以用现在播音腔也读不出好诗,自己五十几岁了还被拉去考普通话,真是妈妈的......
“《秋兴八首》是老杜于大历元年滞留夔州时所作,全组诗格调惨淡,在我看来却是杜诗的巅峰之作。今天场合特殊,我也不过多唠叨,只想说一下最后一句。‘贱’是贫贱之意,‘不贱’便是富贵、腾达。‘轻肥’即轻裘肥马,典出《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大意就是说,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生活。”唐教授入戏太快,俨然又是一副课堂上的样子。台下各位也都听的颇有津味,这次再没人睡觉玩手机。
“我想化用这句送给给位,不管如今是考研了,出国了,还是工作了,希望多年之后再聚首,你们能像张爱玲那本小说的名字一样——同学少年都不贱。干了这杯酒,往后都给我混出个好样子!”台下掌声雷动,大家共同起身,喝尽杯中酒。
待老唐慷慨激昂的演讲完,夏老师重新走回台上,继续揶揄打趣道:“唐主任真是厉害,硬把一首自怨自艾的悲情诗讲出了正能量,把现实主义题材讲出了浪漫主义风格。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不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艺的代表者,无产阶级人民的好导师啊!”
“你不用这么挖苦,我这也是活学活用嘛,你们都讲我迂腐,我笑你们看不穿。做学问那自然是‘文章不著一字空’,做人嘛,尽可以快言快语、快意人生。”老唐对他的讲解和赠言颇感得意。
“好,既然你抛离诗境歪解了,那我也不怕再歪一点。要我说,人活一世,何必都去追求乘肥马,衣轻裘,事物的价值只针对需求而言,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居陋室,着蓝缕,食糟糠,依旧有生而为人的最大意义。再者,希望大家能正视现实,就像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就是这个意思。不可能会‘同学少年都不贱’,十年后你们再回来就会看到,有人死去有人进监狱有人失业有人破产......正视现实,然后坦然面对,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夏老师说的起兴,唐教授拿斜眼瞅着他。老唐有丰厚的现实物质基础,所以能撑起他浪漫主义的人生观念;相反,夏老师年纪轻轻就有一双洞明世事的眼,一颗直面现实的心,并且,他还有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淡然与悠然。我想,这也正是老唐珍爱夏老师这位高徒,却死活不把女儿嫁给他的原因所在。
夏老师意犹未尽,接着说道:“虽然我们需要鸡汤,总拿鸡汤来开玩笑,但一定要看清,鸡汤是一剂麻醉。只有正面现实,才能获得灵魂补药;只有抛却那些大而空的鸡汤道理,才能真正过好我们这一生。最后,为了迎合领导,我也还是要送这句‘同学少年多不贱’给大家,只是,我的解释是:只要大家能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便都是‘不贱’!”大家再次起身鼓掌。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老唐振臂喝道。
“谁言三碗不过冈,让我们再干了这锅老鸡汤!”夏老师开一瓶新酒,豪言说道。
这堂毕业课,将会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
写的很棒,希望可以支持下我的《纸飞机》第一次写
本书是作者回忆大学往事的半自传性质长篇小说,称为半自传,是因为作品中的精神内核是原汁原味未经改动的,剩下的那一半,是对原版故事的改编。 大学生活是绚烂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更是有故事有趣味有逼格。这里有梦想有爱情,有苦难有挣扎,有灵魂深处最隐秘的呼喊。 小说正在不断更新中,希望各位能够持续关注,在这里读到别人的故事,也读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