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投资领域出版一本新书,很可能需要作者有所说明。因此以下的文字是个人的感想,用以说明为什么要再就这一个主题,写书供投资大众参考。

  在那时新设的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待了一年之后,1928 年5 月我踏进商业世界。我到现在的旧金山国安盎格鲁国民银行(C roCker 一劫咖Nalional Bank )一个重要单位的统计部门故事,20 个月后当上那个部门的主管。以今天的用语来说,我应叫做证券分析师。我在这里就近看到难以置信的金融纵欲游戏,高潮止于1929 年秋,以及接下来的困顿期。根据个人的观察,我相信西岸有大好机会,可以经营专业投资顾问公司,与古老但无人尊敬的若干证券经纪商― 晓得每一样东西的价格,但对价值一无所知― 截然有别。

  1931 年3 月1 日,我创立费雪公司(Fisher & Co . ) , 那时是个投资顾问咨询公司,服务一般大众,但注意重点主要放在几家成长型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接上来碰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三年半,我在陆军航空兵团做各式各样的工作,利用公余之暇,检讨个人曾经做过的成功投资行动,特别是不成功的投资行动,以及以往十年我见到别人成功和不成功的投资行动。检讨过程中,若l

  怎样选择成长股

  干投资原则开始浮现,而这些投资原则和金融圈普遍奉为上桌的一些原则有异。

  复员后,我决定把这些原则实际应用到尽叮能不受周遭问题干扰的企业环境中。费雪公司并没有服务一般大众,因为十多年来,费雪公司从来不曾同时拥有十来位客户。这段期间内,这些客户大多保持原状。费雪公司以前主要的兴趣,放在资本大幅增值上,现在所有的作为,则把这件事当做唯一的目标。我注意到过去11 年,股价普遍上扬,任何人只要这么做,都能赚到钱。不过,虽然在某种程度内,这些资金获得的报酬一直领先投资人普遍观察的整体市场指数,我发现战后时期遵循这些原则,比战前十年我局部运用这些原则更有所获。或许更重要的是,在整体市场静止不动或下跌的年头,运用这些原则,所获报酬不比一市场急剧上扬时差。

  研究我自己和别人的投资纪录之后,两件重要的事促成本书完成。其中之一我在其他地方提过几次,也就是投资想赚大钱,必须有耐性。换句话说,预测股价会到达什么水准,往往比预测多久才会到达那种水准容易。另一件事是股票市场本质上具有欺骗投资人的特性。跟随其他梅个人当时在做的事去做,或者自己内心不可抗拒的呐喊去做,事后往往证明是错的。

  这些年来,我发现自己必须不厌其详地向个人所管理的基金投资人,解释我采取的某种行动背后的原则。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了解何以我要买一些他们完全没听过的证券,因此不致‘时冲动弃基金而去,好让我有充2

  序裕的时间让它在市场的报价上开始证明买得有理。慢慢的,我兴起了一个念头,想把这些投资原则汇集成篇,印成文字,留下纪录,以便查考。于是我开始摸索这本书的组织架构。接下来我想到许多人,其中大部分都买了基金,但规模远不如我,只属于少数人的基金。这些年来,他们来找我,问到身为小额投资人的他们,如何踏出正确的一步。

  我想到无数小额投资人处境之艰困,因为他们无意中吸收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和投资观念,但多年下来,已证明代价太过昂贵,可能的原因是他们从来没有面对更根本性的观念挑战。最后我想到和另一群人的许多对话,他们对这些事情也很感兴趣,只是出发点不同。他们是股票公开发行公司的总裁、财务副总裁、出纳员,许多人渴望尽可能了解这些事情。

  我得到的结论是,有必要写一本这样的书。我希望这种书能以非正式的写法,把我想讲的事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告诉身为读者的你。书内用到的大部分语言、许多例子和比喻,和我把这些观念亲口告诉买我基金的人一样。希望我的坦诚,有时是直言不讳,不致冒犯任何人。特别希望书内所提观念的价值,或能掩盖文笔之拙劣。

评论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