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巨作与中立视角 ——简评《赛德克·巴莱》

  今年的华语电影中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片子不少,但唯一能说得上惊艳的也只有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了。甚至可以说,《赛德克》是近几年以来华语宏大题材电影的最巅峰之作。

  影片分为《太阳旗》和《彩虹桥》上下两部,共4.5小时,讲述了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而进入日本人为他们设计的“文明社会”。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被派遣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见证这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因一场误会造成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之所以对《赛德克》评价如此之高,首先因为它真正的到达了史诗片的高度。其次,魏德圣在这样宏大的历史民族史诗片中运用中立叙事视角展现出了纯粹人文主义的历史思考,这点难能可贵。

  对于《赛德克·巴莱》,魏德圣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筹备12年,跨国动用2万多人参演,耗资整整7亿新台币……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的决心和毅力。

  影片筹备初始就困难重重,《赛德克》的剧本在2000年就获得了台湾优良剧本奖,为了能拉来投资,2003年时魏德圣自掏200万新台币拍摄了5分钟的电影短片。但短片公布之后除了得到了礼节性的夸赞之外并没有拉来投资,并且还被有些台湾媒体讽刺为“世界上最傻的人”。受到打击的魏德圣依然秉持了一个真正艺术家固有的坚定,把自己《海角七号》赚来的5000万全部拿来投资,并凭借《海角七号》中出色导演能力的展现成功拉来了5亿新台币的投资。

  虽然得到巨额的投资,但对于这样一个秉承完美主义的导演来说,金钱只是他搭建的艺术城堡的积木。试拍后的半个月,平均每天的花费已经达到了1000万新台币,烧钱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终,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通过周杰伦、徐若瑄等台湾艺人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完成。

  虽然经过重重的困难,但影片拍摄出的质量和恢弘的气度真正达到了史诗片的高度。从技术层面讲,高山雨林的拍摄环境,还原史貌的服装住所与宗教活动,1800多个特效镜头,使得影片充分的做到了真实与震撼。从艺术层面讲,影片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都做到了极致。从思想性来看,影片内容所涉及的侵略战争、族群冲突,导演丝毫没有掩饰它的残酷性,试图在残酷的屠杀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德赛克巴莱》是一部主题宏大战争史诗片,但魏德圣并没有使它完全主题化,而是选择了非常客观的中立叙事视角,既没有过于主观的刻画日本人侵略的凶残,也没有过多的表现赛德克人痛击日军的大快人心,而是在尽量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知。

  片中的几个片段能够充分表现出导演的中立视角。电影开场便描写赛德克不同部落间为了争夺猎场而相互屠戮的场面,尤其突出了赛德克人砍下敌人头颅那一刻的成就感。导演没有用太多的感情戏去评论是非,而是让观众在这种中立化的叙事中自我解读。再一个片段是整个影片的焦点“雾社事件”,在这段超长的屠杀片段中,导演更是运用完全中立化的叙事视角,整体再现了赛德克人起义屠杀日本军民的场面。片中,凶猛的赛德克疯狂的屠杀日本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砍去头颅。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是赛德克族少年巴万在屠杀中率领着小伙伴杀死了自己的日本同学和老师。在被杀之前,日本老师恳求说:“巴万,这些可都是你的同学啊!”巴万没有丝毫犹豫,在一句“谁叫你们平时总是欺负我”之后便开始了屠杀。巴万说出了似乎是一个足以让他复仇的理由,并且,在雾社起义前后,马赫坡部首领莫那鲁道一直在强调赛德克族一种固有的观念:我们不是在杀人,而是在祭奠祖灵。这种观念让屠杀带有了宗教意义,并且让赛德克人认定了它在宗教意义上的正确性。然而,如果以我们现代文明角度来审视这种观念会觉得它是完全原始的、血腥的。

  电影《赛德克·巴莱》对于电影战争场面的没有《勇敢的心》里华莱士一样喊一句“Freedom!”就理所应当的去屠杀,而是选择了中立叙事视角,就“你侵略我的领地,我便屠杀你的妇孺”这种现象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这种中立的叙事视角几年前陆川在《南京,南京》里就使用过,魏德圣作为一个台湾影人在排出《赛德克》之后也没有避免类似“亲日”“媚日”的批评。当然,这些批评大都是大陆观众给出。我们大陆观众从小看惯了《地道战》、《小兵张嘎》这种叙事视角的主旋律电影,来一个《鬼子来了》、《南京,南京》就大呼“媚日”“反历史”。我们长久以来被灌输的体制化思想似乎已经不再能客观的面对历史、反思战争。更甚者,许多大陆观众在《赛德克·巴莱》中看到的大都是“抗日英雄”“无畏精神”,由此看出我们在体制下真的失去了太多的思考能力。

  其实,在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魏德圣的纠结。作为一部投资7亿新台币的巨型片来说,在台湾收回成本是不可能的,当然导演也没想过拍这样一部电影能收回成本,但要保证投资方的利益就必须让《赛德克·巴莱》在大陆上映。如果想让电影顺利通过审查在大陆上映就必须向大陆同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靠拢,然而魏德圣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思想主题,于是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矛盾不得不使导演削减其思想性来增加商业利益。商业是电影的助力器,但同时也是艺术的绊脚石。

  总体来看,虽然《赛德克·巴莱》在拍摄于发行上受到了经济和政治的重重阻碍,但就其成片的恢弘史诗气度和中立叙事视角所表现出的思想性来看,这绝对是一部国际水准的经典之作,是华语电影最伟大的史诗巨作,没有之一!

  2012.6

评论